AI导读:

六大国有行2024年度财报显示,总收入达3.5万亿,净利润总额1.4万亿,增速“两负四增”,科技金融投入加大,净利润普遍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高。六大行加大“五篇大文章”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

六大国有行2024年度财报已全部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国有行总收入达到3.5万亿,净利润总额高达1.4万亿。其中,营收增速呈现“两负四增”态势,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营收同比下滑超过2.5%,但六大国有行的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农业银行增速最高,达到4.8%。

截至去年末,六大国有行总资产接近200万亿。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六大国有行全面加大了对“五篇大文章”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差异化创新路径,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和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交出了2024年的答卷。

2024年,六大国有行的科技含量如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位列同业首位,占总资产比例为4.1%;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科创型企业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均超5%,邮储银行占比不足3%。2024年,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达1254.7亿,交通银行投入占营收比例最高。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国有行多个业务场景落地。

营收增速“两负四增”,农行净利润增速领跑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国有行营收合计3.5万亿,工商银行稳居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营收与四大行相比有明显落差。在增速方面,六大国有行中,农业银行营收增速最高,为2.26%,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营收增速在0.8%至1.9%之间。

数据来源:wind

净利润方面,六大国有行均实现正增长。工商银行净利润位居榜首,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均超2500亿;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利润在千亿以内,其中交通银行净利润高于邮储银行。

在资产质量上,2024年末六大国有行不良贷款率均值为1.24%,普遍较上一年末有所下降。邮储银行不良率最低,但为六大国有行中唯一不良率较上一年末上升的银行。其余五家银行不良率在1.25%至1.34%之间。

科技金融投入加大,中行、交行表现突出

在科技金融方面,六大国有行普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等重点客群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除邮储银行外,其余国有行均披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数据,多家银行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

以占总资产比例计算投入强度,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位居前列。此外,交通银行在科技型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方面增长突出。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多家银行同步披露了科技型企业贷款数据,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贷款余额较高。此外,中国银行还披露了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

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各家银行结合自身禀赋,赋能行业各有特色。如工商银行启动《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中国银行加强对新兴领域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交通银行则专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金融科技投入超千亿,交行占比最高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六大国有行也加快数字化转型。2024年六大国有行金融科技投入合计超1200亿,平均占营收比例达3.85%。其中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最高,建设银行最低。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在金融科技人员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位居前列。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六大国有行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