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银行年报陆续披露,银行员工人均薪酬情况浮出水面。2024年,超半数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上涨,同时多家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人力成本有所增加。此外,“反向讨薪”情况也逐渐增多,涉及人次与金额显著增加。

随着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银行员工的薪酬情况逐渐清晰。第一财经根据Choice数据及财报整理发现,已有23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薪酬信息。除2家因数据缺失无法计算外,其余21家银行中,13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上涨,8家下跌。部分银行不仅人均创收超过350万元,员工人均薪酬也达到了60万元以上。

近年来,市场变化下,银行的人力策略正在转变。2022年至2024年,20余家银行中有15家的人力成本有所增加,其中许多银行将人力开支的重点转向了金融科技领域。例如,2024年末,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2023年末增长了约15.70%。

同时,银行的人力成本和薪酬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随着银行绩效追索扣回制度的健全,2024年涉及“反向讨薪”的人次与金额显著增加。

超半数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上涨

据统计,2024年已公布薪酬信息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报酬支出为8976亿元,总人数为239.18万人,人均收入为37.55万元。薪酬最高的为中信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为60.61万元,最低为邮储银行,为33.12万元。

具体来看,员工人均薪酬在50万元以上的银行仅有4家,包括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浙商银行。其余大多银行的薪酬在35万元至50万元之间。国有大行的人均薪酬普遍在30万元至4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3年相比,2024年仅有8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而13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为常熟银行和青岛银行。

与高薪酬相匹配的是较高的人均产能。人均薪酬规模与增速都靠前的中信银行,2024年人均创收为357.70万元。此外,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人均创收也普遍较高。

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一些银行薪酬较高除与人均创收高度相关外,也与网点所在城市、人员结构构成等因素有关。

近三年人力成本变化趋势

近年来,金融科技浪潮下,银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与变革。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用人策略和人力成本也发生了变化。

2022年至2024年,已披露财报的23家上市银行的人力成本分别为353.50亿元、392.81亿元、390.26亿元。其中,只有7家银行的人力成本出现下滑,其余15家都有所增加。

人力成本的增加多集中在业务营销和信息科技领域,这也反映出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拓展方面的投入。多数银行科技人员数量大幅增长,以交通银行为例,2024年末金融科技人员增长了15.70%。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2024年财报)

同时,银行也在逐渐调整员工结构,大堂经理、柜员等可替代性较强的岗位正在减少,人力成本开支更多地倾向于业务营销岗和金融科技岗。

“反向讨薪”队伍扩大

随着年报披露,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银行“反向讨薪”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已有中国银行等9家银行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累计金额接近1.2亿元。

其中,中国银行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总金额达3250万元。浙商银行的追索扣回金额也达到了3033.78万元。此外,渤海银行、中原银行等追索扣回金额也在2000万元以上。

多家银行“反向讨薪”的背后,是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渐完善。这一机制有助于避免短期利益损失公司长期利益,是提升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