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年报出炉:总资产逼近200万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AI导读:
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报出炉,总资产规模逼近200万亿元,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面对息差收窄等挑战,六大行发挥头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同时,贷款总额超118万亿元,资产质量整体改善,但零售领域不良率抬头趋势持续。
国有六大行年报出炉,揭示了多重经济信号。2024年,六大行在稳健经营、盈利略增的同时,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稳步扩张,总资产规模逼近200万亿元。
截至去年年末,六大行总资产规模已接近200万亿元大关,其中三家大行总资产超过40万亿元,“宇宙行”工商银行总资产距50万亿元仅一步之遥。面对息差收窄和“资产荒”“负债荒”的双重挑战,国有大行如何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头雁作用备受瞩目。
此外,去年以来,多家大行领导班子更迭,包括工商银行行长刘珺、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等人在业绩会上交出答卷,释放出积极信号。
盈利稳增:净息差降幅收窄,拨备计提减少500多亿
2024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52万亿元,同比略降,其中四家实现营收正增长,整体增速-0.3%,降幅继续收窄。在息差降幅收窄、拨备反哺等支撑下,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全面正增长,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多赚约245亿元,增幅1.8%。

盈利结构方面,六大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整体减少,但降幅收窄;其他非息收入贡献增加,拨备反哺作用继续释放。
六大行利息净收入整体降1.58%,其中三家增长,三家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整体下滑7.87%,各大行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净息差降幅呈现边际收窄趋势,预计今年行业净息差仍将承压,但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非息收入方面,六大行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4.1%,拨备反哺对银行盈利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近年来,六大行合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逐年减少,2024年同比减少约505亿元,降幅8.22%。

贷款总额超118万亿元:负债承压,信贷+债券投资力度不减
去年,六大行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资产总额达到199.68万亿元,较期初增加近15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超过1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5万亿元。

工商银行资产增速领先,总额达到48.82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也突破40万亿元。贷款方面,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信贷增量居首,工商银行贷款余额继续领衔六大行。
六大行信贷投放均体现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如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的贷款分别增长13.7%、16.7%、19.1%。
负债方面,六大行负债总额约为184万亿元,较期初增长8.01%。其中,存款总额约142万亿元,增幅为4.91%。去年六大行公司存款合计减少超万亿,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等负债来源有明显增加趋势。

资产质量整体改善、结构风险显现
去年,多数大行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拨备覆盖率有升有降。但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消费贷、经营贷等零售领域不良率抬头趋势持续。
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回应称,零售板块不良率仍处于可控水平。针对个人消费贷,工行持续加强全流程管理,新发放贷款质量保持稳健。
建设银行副行长提到,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个人住房贷款受理量显著回升。农业银行副行长表示,将优先保障“三农”领域信贷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备受关注,截至2024年末,多家大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显著增加,未来计划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