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银行年报披露进入中场,39家已完成年度业绩发布。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支出普遍提升,人均薪酬方面,股份行继续位居前列但整体下行,人均薪酬与产能呈现正相关。银行业继续推进员工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上市银行年报披露进入中场。截至目前,59家A股、H股银行中,已有39家完成年度业绩发布,员工薪酬情况随之亮相。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数据完整、可比对的37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14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发现,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支出普遍有所提升。同时,银行员工总数也呈增长趋势,2024年员工数量全年增加近万人,主要集中在业务营销、信息科技等方面,柜员及教育背景不占优势的员工群体继续优化。

人均薪酬方面,股份行依旧位居前列,但已披露年报的9家股份行人均薪酬整体下行。其中,招行人均薪酬降至约58万元,中信银行人均薪酬微升至近60万元,浙商银行人均薪酬连续两年下降至约57万元。此外,多家股份行薪酬有所下降,如平安银行总人力成本同比减少8.5%。

银行员工薪酬主要体现在“业务及管理费”中的“员工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社保、五险一金等福利。37家银行中,大多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护航战略落地。但同时,也有15家银行总人力成本略有减少。

从人均工资奖金角度看,招行虽然降幅接近7%,但绝对水平仍继续领跑。此外,上市城商行人均薪酬普遍在40万元左右,且整体有所上升。而国有大行去年人均薪酬整体升高,其中交行、中行分别升至44.5万元、36.6万元。

高薪酬对应高产能。上市股份行、城商行人均薪酬处于银行业前列,这背后有其客观因素:一是分支机构、员工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国内主要城市;二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高,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为吸引人才提供诱人待遇。

数据显示,前述37家银行中,合计8家人均创收高于280万元,其中平安银行人均创收接近350万元,位列第一。而国有大行人均创收普遍在190万元左右。

整体来看,2024年银行员工数量增加普遍出现在业务营销、信息科技等方面。其中,六家国有大行员工数量合计增加约7400人。银行业继续推进员工结构的调整、优化,裁撤低效益网点,精简内设机构,压降中后台机构和人员占比。

薪酬激励应与业绩风险相匹配,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让银行平衡好即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经营业绩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