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严监管持续 银行业面临转型
AI导读:
今年以来反洗钱严监管持续,多家银行因违规被罚。新规推动尽职调查要求升级,银行业正面临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型,需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合规能力。
今年以来,反洗钱严监管持续推进。进入8月,仅半个月不到,8家银行因反洗钱等违规被罚,上海银行单笔罚没超2920万元。6月,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开出185张罚单,罚没总额达7909.08万元。
在执法加强的同时,制度端也在完善。今年1月《反洗钱法》修订实施,央行联合两大部门推出新规,将开户、现金交易等纳入全流程监管。
业内人士称,银行业正面临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型。
罚单潮背后:反洗钱内控短板暴露
据统计,8月以来,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因反洗钱等违规被罚百万元级。8月1日,上海银行因八项违规被罚没2921.75万元,多名高管被追责。
仅一周后,珠海华润银行等多家广东机构领罚,违规类型与上海银行相似。拉长时间轴,反洗钱违规不止于中小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多次收到高额罚单。
在6月的处罚高峰中,央行一次性公示72张机构罚单,罚没金额合计约7909.08万元。记者注意到,河北、山东、湖南三省罚单中,农商行、农信社占比超八成。
专家表示,罚单背后凸显银行反洗钱内控两大短板:一是技术系统滞后,二是系统与业务衔接不足。
新规推动尽调要求全流程升级
8月4日,央行等联合发布《新规》,细化金融机构尽职调查要求。《新规》明确,银行等机构在开立账户等场景中,必须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专家表示,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核心环节,也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当下的反洗钱监管已升级为“全景式、穿透式、智能化”的长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体现“区别对待、基于风险”的原则,对低风险客户和业务关系,可适度简化调查流程。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反洗钱业务监管趋严与新规落地,将改变银行各条线运作方式。零售业务开户、存取款等环节将面临更高合规门槛,对公业务也将受显著影响。
科技投入重要性被放大,银行应加大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新规将倒逼银行将反洗钱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新规》落地后执行初期,部分业务环节可能出现效率下降甚至客户流失的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