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3月公布了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操作详情,包括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和630亿元MLF净投放。此举旨在提升流动性投放效率,稳定市场利率运行。同时,央行还调整了MLF操作的中标方式,未来MLF将主要定位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的管理工具。

  ◎记者张琼斯

  3月31日,央行公布了当月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及国债买卖等工具的操作详情:共执行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MLF实现净投放630亿元;同时,已连续3个月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央行通过结合MLF与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有效提升了流动性投放效率,确保了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

  截至3月末,MLF余额达到41570亿元。3月25日,央行进行了4500亿元MLF操作,当月MLF净投放630亿元,这是自2024年7月以来,MLF首次呈现净投放态势。去年10月,央行新推并启用了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一操作对MLF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攀升,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

  近期,央行还调整了MLF操作的中标方式,自3月起改为美式招标,取消了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的政策利率属性正式退出。专家分析,未来MLF将主要定位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的管理工具。美式招标实施后,MLF的资金成本预计将总体下降,有助于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

  3月,央行通过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执行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91天)期限操作量为5000亿元,6个月(182天)期限操作量为30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市场流动性呈现边际偏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在预料之中。”他进一步指出,1月、2月央行分别执行了17000亿元、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涵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加强了对中短期流动性的调节。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使央行能够更及时、精准地调节流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稳步回升。

  明明还表示:“3月共有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实际净投放1000亿元。”3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净投放态势,增加了流动性供给,有助于稳定跨季末资金面运行。3个月和6个月期限的操作相互配合,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对不同期限流动性的需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