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加速市值管理,银行股估值分化引关注
AI导读:
近日,上市银行紧锣密鼓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市值管理成为热点。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但银行股表现分化明显。长期来看,估值提振需基本面改善。同时,稳定高分红的属性吸引中长期资金。
近日,上市银行紧锣密鼓地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市值管理”成为了银行高管们热议的话题。实际上,不少上市银行已陆续发布了各自的估值提升或市值管理计划,旨在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金融战略、稳定现金分红等举措,描绘未来行动蓝图。
近年来,银行股估值在历史低位逐渐修复,但市净率显示,“破净”现象依然普遍。多位分析师指出,银行板块的估值提振仍需经济复苏、盈利能力增强及资产质量提升等基本面的改善。
3月31日,A股一季度交易收官。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股表现分化明显,兴业银行、齐鲁银行等累计涨幅超10%,而郑州银行、常熟银行等跌幅超5%。盈利指标和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股价表现更佳,多为城商行和股份行。
为了提升股价中长期表现,上市银行已采取行动。已有30多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或“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为市值管理明确了实施路径。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表态,将通过提升经营质效、完善分红机制等措施,促进投资价值体现。
此外,多家银行披露估值提升计划,也是对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文件的响应。该政策强化了银行股高股息逻辑,对中长期配置资金进场起到催化作用,从而提振估值。
然而,银行股普遍破净的现状仍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包括经济预期、市场结构与风格偏好、业务经营模式等。长期来看,银行板块要系统性摆脱破净,仍需基本面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在披露财报的同时,还预告了2024年度分红比例和派息总额。六大国有银行分红比例保持在30%左右,拟派发年度总金额超4200亿元。稳定高分红的属性吸引了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低风险偏好资金。
多位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积极回应市值管理工作安排,强调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增强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关键词:上市银行、市值管理、银行股估值、分红比例)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