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银行信贷开门红:区域差异显著,科技金融成亮点
AI导读:
一季度信贷需求相对“较平”,但区域差异显著。沿海省份信贷投放完成度理想,内陆省份不理想。科技、产业和金融新三角循环正在形成,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增幅明显。后续信贷发力方向或聚焦于优化结构。
一季度即将结束,每年都轰轰烈烈的银行信贷开门红,今年呈现怎样的格局?财联社记者近期多方采访调研了解到,一季度信贷需求相对“较平”,但区域差异显著:沿海省份信贷投放完成度较为理想,科技、产业和金融的新三角循环运转顺畅。内陆省份受制于经济转型滞后,信贷落地不理想。
沿海省份在“抢出口”和新三样带动下,出口贸易和企业出海情况良好,跨境服务、外汇结算需求频繁。同时,核心城市地产交易企稳回暖、基建开工,信贷需求略有上升。而内陆省份如贵州、云南、广西的银行业人士表示,开门红情况不一,对公任务完成度较高的是国股行,地方银行零售业务较好。一般企业信贷需求分散,总量不大。
央行最新金融数据显示,2月份对公贷款同比少增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少增0.8万亿元。票据贴现和非银贷款增长占新增贷款45%,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3.3%,环比下降13bp。3月信贷数据尚未公布,但票据贴现数据显示信贷需求有待恢复。
沿海省份市场首季信贷投放完成度较好
多家沿海省份银行表示,一季度授信任务完成进度理想。苏州某支行信贷人士介绍,对公业务春节前完成一季度任务,贷款企业用款陆续增长。广东某银行业务人士表示,信贷投放集中在建筑、汽车贸易和地产领域,与基建和地产回暖、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上涨有关。深圳某股份行战略客户部人士透露,为新能源大型企业出海提供金融服务。
交通银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对公信贷投放计划增量4800亿元,截至2月末已实质增长近2000亿元。而广西、贵州的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对公业务处于弱势,经营贷、按揭缩量,未完成任务。桂林某城商行负责人表示,文旅酒店、出口型小型制造业贷款总体规模小,个贷任务也无法完成。昆明某股份行大客户部人士表示,西南省份开门红信贷排名靠后,对公贷款主要在资源行业和基础设施类企业。
科技、产业和金融新三角循环正在重构
多位银行人士表示,一季度信贷投放中感受到科技、产业和金融新三角循环正在形成。苏州地区人士认为,与高科技领域结合或挂钩,在银行、资本市场会获得更好政策、利率便利。多家银行年报或业绩交流会数据显示,科技类信贷余额增幅明显。兴业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万亿元,中信银行同比增长19.3%,中行同比增长29.67%,建行超3.5万亿元。
东海证券报告认为,后续信贷发力方向或聚焦于优化结构,居民领域向消费、经营性信贷倾斜,对公领域向科创、绿色、小微企业信贷倾斜。
区域与行业信贷需求差异或为正常过程
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需求差异,或属于经济恢复从局部到全局扩散的正常过程。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2025年1-2月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政策波继续发挥作用,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景气。
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增长6.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9.0%。出口增长3.4%,进口下降7.3%。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达12.4%,显示工业生产在恢复。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