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大行公布总计5200亿元的定增融资方案,其中财政部认购了绝大部分。此次注资将增强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提升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溢价定增彰显了大股东对四家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时隔27年,国有大行再迎特别国债加持,新一轮股权融资方案正式落地。30日,交通银行等四大银行公布总计5200亿元的定增融资方案,其中财政部认购了绝大部分定增股。

资本是金融机构的“本钱”,也是抵御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此次注资将有效增强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提升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四大行定增募资5200亿

3月30日,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宣布,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资,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大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总计520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定增中,财政部拟认购1124.20亿元。

交通银行表示,此次增资将大幅提升其资本实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发行价格较近期A股二级市场价格有溢价,发行对象承诺长期持有,彰显了大股东对交通银行未来的信心。

作为增量政策的一部分,2024年9月首次提及“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

以往,国有大行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增资。但随着净息差收窄和净利增速放缓,需要多元化渠道充实资本,助力可持续发展。

时隔27年再迎特别国债

上一次采用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是在1998年。此次5000亿元特别国债将提高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约0.5个百分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国有大行此前有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2700亿元、2003-2007年通过汇金公司注资、2010年配股补充资本。此次注资旨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同于1998年主要为了防范风险。

依据巴塞尔协议,银行需维持特定资本充足率。目前,六家国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

国有大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2024年,六大行贷款新增约9.61万亿元,占全行业比重超53%。本轮注资将增强其稳健性和服务能力。

溢价定增彰显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四家银行定增均为溢价。高于市场价增发显示政策对大行的支持。这将支撑银行股息吸引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四家银行定增价格均高于近期股价,彰显了大股东信心。当前,银行股普遍破净,但长线资金已布局抢筹,预计此轮注资将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