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淄博分行、滨州分行等地成功落地非标置换贷款案例,助力地方国企化债。城商行也积极参与,未来银行投资资产结构将趋于优化。置换非标资产利好银行业,但需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非标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

近日,中国银行(601988.SH)淄博分行向淄博市临淄区九合财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合金控公司”)发放3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助力地方国企化债;同时,中国银行滨州分行也为滨州市地方国企投放8年期5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参与非标债务置换。

上海金胜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龙驹寨表示,化债政策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压力,国有大行因资金成本低、资产体量大,参与非标债务贷款投放的积极性较高。自2024年下半年起,部分城商行也开始参与非标债务置换,业内预计未来银行投资资产结构将趋于优化。

银行积极落实化债政策

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以来,非标债务化解面临挑战。作为重要一环,置换非标债务已获得国有大型银行及地方城商行的积极响应。九合金控公司作为淄博市临淄区国资委控股的企业,成功获得中国银行3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批复,专项用于置换集团内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置换后还款期限延长至10年,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此外,中国银行滨州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等地也成功落地非标置换贷款案例,为地方国企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缓解偿债压力。

城商行参与贷款置换非标资产的案例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增加,如桂林银行、四川银行等。近期,交通银行(601328.SH)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也提到积极对接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

置换非标资产利好银行业

银行贷款置换非标债务落地不易,需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非标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联合资信指出,由于金融机构对风险和收益的考虑,置换非标的动力往往不足,且对底层资产要求高,因此成功案例有限。但展望未来,非标债务规模将继续压降,城投企业债务结构将继续优化。

为推动银行增加贷款置换非标债务的主动性,需当地政府的积极协调。银行贷款置换非标债务落地有助于降低银行业整体债务风险,对银行资产质量及净利润变化产生影响。一方面,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净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下降,整体风险抵补能力有所提升。

长期来看,贷款置换非标资产利好银行,能避免资产端违约,增强融资平台再融资能力,释放更多贷款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