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3月27日,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旨在改善银行股长期破净状况。这些举措包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资产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等。监管也对估值提升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改善银行估值状况。

截至3月27日,已有平安银行、交通银行、渝农商行、青岛银行、中信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招商银行董事会也于近日审议通过了市值管理制度。这些举措旨在改善银行股估值。

多家银行表示,将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稳定资产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优化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提升银行股估值。这是响应中国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的政策指引。

银行股长期破净是触发部分银行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主要原因。例如,平安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股票长时间低于每股净资产。即便在2024年部分银行股涨势喜人,也难以改变破净的命运。

交通银行表示,尽管2024年A股股价全年上涨42.16%,但仍持续低于该行每股净资产。渝农商行也提到,其A股股价全年上涨57%,但仍连续12个月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监管对估值提升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3月27日收盘,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除招商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市场研究团队负责人指出,银行股估值长期偏低,与其高盈利、高分红的特点不相匹配。

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是银行业的新举措,旨在改善估值状况。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指引明确指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并定期评估实施效果。

为了破局,不少银行在估值提升计划中提到,将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践行高质量发展。平安银行表示,将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风险管理、加强清收处置,保持资产质量稳定。交通银行计划未来三年现金分红率不低于30%,增强投资者回报。

中信银行则表示,将持续推动构建多渠道、多平台、多层次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体系,提升沟通效率,并持续完善信息披露相关管理机制,提升透明度。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