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加速渗透,推动投资决策智能化、风控效率提升。然而,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问题日益凸显。多家银行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但用户隐私存在泄露风险。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已发布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渗透加速,推动投资决策智能化、风控效率大幅提升,并革新了客户服务体验。年初至今,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20余家银行已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将其融入多个关键服务环节。

然而,随着大模型的接入,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用户隐私存在泄露风险,部分用户在体验手机银行APP的AI服务后,遭遇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手机银行APP在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登录并同意相关隐私政策,否则将无法使用服务。这些隐私政策详细列出了银行将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敏感数据。

银行精准风控与精准营销面临两难困境。在大数据背景下,银行需收集更全面的客户信息以构建精准画像,提高风控能力和服务水平。然而,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仍然存在,引发了数据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银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多家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漏洞和客户信息保护不力被处以罚款。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行为。

面对监管升级和个人信息保护需求,银行需进一步优化风控流程,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个人信息在风控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银行应将个人信息保护贯穿风控全流程,充分尊重客户隐私,保障个人信息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