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互联网银行代销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凸显出互联网渠道在代销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代销受限的核心在于风险与便利的平衡。理财公司呼吁放开互联网平台代销,业内认为需满足信息披露标准化、投资者教育体系化、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化三大前提。互联网代销是大财富管理生态重塑的关键一环,需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银行代销银行理财的规模快速增长,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资管行业的广泛关注。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巨头代销理财规模持续攀升,这不仅凸显了互联网渠道在代销银行理财产品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反映出理财公司迫切需要通过拓宽销售渠道来获得规模增量的需求。

  互联网平台与银行理财的结合并非新鲜事物。早年间,已有银行尝试在淘宝平台上销售理财产品,但由于无法满足“亲见亲签”的监管要求而被监管部门叫停。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为非银机构代销理财产品提供了可能。然而,即便政策有所放宽,监管部门对代销资质的把控仍然十分严格,目前仅允许银行和理财公司作为代理机构,第三方平台尚未获得代销资格。

  互联网平台代销受限的核心问题在于风险与便利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部分理财产品包含的非标资产是否适合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业内仍存疑虑;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与公募基金相比仍有差距。此外,投资者对“刚兑”的惯性预期尚未消除,一旦遭遇产品净值下跌,互联网平台缺乏线下网点缓冲,可能导致客诉与舆情风险急剧放大。

  尽管如此,理财公司对于放开互联网平台代销的呼声仍然十分强烈。有观点认为,当前银行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投资风格过于单一,被银行客群固化,这阻碍了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加入,有望为理财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推动产品差异化发展,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

  实际上,大中型银行理财公司凭借母行庞大的网点和客群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它们也在逐步发力行外代销,以拓宽销售渠道。中小机构则受制于母行渠道短板,亟需通过互联网流量打开增量空间。部分理财公司高管表示,互联网代销能够“延伸服务触角”,在触达年轻客群方面优势明显。

  对于放开互联网代销是否可行的问题,业内普遍认为需要满足三大前提:信息披露标准化、投资者教育体系化、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化。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确保互联网代销的稳健发展。

  有分析师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理财行业监管政策的逐步放松,有望在2025年取消客户购买较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面签的监管要求,甚至准许银行理财产品在互联网渠道代销。若这一举措能够得到落地实施,将为银行理财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互联网代销并非简单的渠道扩容,而是大财富管理生态重塑的关键一环。因此,在放开互联网代销的过程中,不应止步于量的突破,更需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夯实信息披露与风险防控的根基。只有这样,银行理财才能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