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理财产品规模大增,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下滑
AI导读:
今年以来,固收+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加,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归因于两者收益率的显著差异。固收+理财产品基于多元化配置理念,以固收类资产为基础,构建安全垫,同时辅以权益类资产等增强收益。
“我管理的一只‘固收+’理财产品‘阳光金增利乐享日开1号(180天最低持有)’今年以来规模增加超10亿元,目前总规模接近30亿元。”光大理财固收部副总经理滕飞表示,与此同时,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却在下降。
这并非孤例。今年1月,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继续下滑,而可灵活申赎的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却大幅增长。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归因于两者收益率的显著差异。
收益率差距显著
据中信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今年1月,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减少近2000亿元。然而,银行理财产品整体规模小幅增加500亿元,增量主要来自纯固收类理财产品与“固收+”类理财产品。
事实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下降的趋势自2024年已初现端倪。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7.3万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24万亿元。相比之下,2024年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规模增加4.57万亿元,达到21.85万亿元。
在固收类理财产品中,可灵活申赎的产品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某城商行人士称:“相较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我行更偏爱日开型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通过代销理财公司的日开型固收类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对高流动性产品的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下降,而固收类理财产品,尤其是可灵活申赎的产品规模上升,主要原因在于收益率差距明显。
“2024年债券市场表现强劲,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可观。但由于禁止手工补息、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倡议落地等因素,配置大量存款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导致两者收益率差距拉大。”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固收类理财产品普遍重点展示近一年或近几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许多产品各期限年化收益率超过3%;相比之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主要展示七日年化收益率,多数产品年化收益率低于2%。
此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今年春节恰逢1月末,可灵活申赎的理财产品等存款替代产品,特别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因节前取现需求,面临规模下行压力。
“固收+”成发展重点
2025年,多家理财公司将“固收+”类理财产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理财产品能取得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这是近期该类理财受投资者欢迎的主要原因。”某理财公司人士说,“固收+”类理财产品基于多元化配置理念,以固收类资产为基础,构建安全垫,同时辅以权益类资产、黄金相关衍生品等增强收益。
政策层面也为“固收+”类理财产品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理财资金参与权益市场。明明认为,随着权益市场活跃度提升,投资者对含权类“固收+”理财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允许银行理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光大理财表示,未来将研究发行“+定增策略”的长期限(18个月以上)公募类“固收+”理财产品。
事实上,理财公司已在“固收+”领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例如,招银理财推出“全+福”多资产多策略理财品牌,涵盖多个系列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