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二季度银行板块成基金加仓重点,仓位攀升至近四年高位,股份行与区域行成配置主线。部分基金操作分化,凸显银行板块多重博弈属性。长期配置价值持续凸显,业内普遍看好银行等高股息资产。

  二季度,银行板块继续成为基金加仓的重点。机构数据显示,银行股公募基金仓位攀升至近四年高位,股份行与区域行成为配置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板块大幅走高后,部分基金对银行股的操作出现分化,凸显银行板块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多重博弈属性。

  银行股仓位环比上升

  二季度,银行股基金仓位显著上升,主动偏股基金增持趋势明确,不过基金对银行板块的欠配幅度也有所扩大。

  “全部基金2025年二季度加仓金额前五的是银行(312亿元)、非银金融(210亿元)、通信(207亿元)、国防军工(125亿元)和医药生物(70亿元)。”中邮证券基金经理肖承志表示。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2025年二季度银行股公募基金仓位为4.33%,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环比2025年一季度上升0.86个百分点,主要源于银行板块表现较好,基金持仓偏好提升。

  招商证券研究也表示,二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有银行股的仓位增幅显著,这一变化由“量增”与“价涨”共同推动。银行仓位30%左右的升幅已超过板块相对收益,进一步印证基金主动加仓是银行仓位提高的主要动力。

  “不过主动偏股基金对银行板块的欠配幅度也在进一步扩大。”招商证券研究指出,以沪深300为例,2025年二季度主动基金相对沪深300欠配银行的比重为10.57%,较一季度扩大84个基点。

  股份行区域行获明显加仓

  从细分板块看,股份行和区域行成为基金二季度加仓的主力。

  Wind数据显示,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二季度基金持股数量有所增加的有27家,包括2家国有大型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3家城商行和6家农商行。具体来看,环比增加超过2亿股的有五家,分别为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

  从基金持股比例看,渝农商行、杭州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获增持幅度较为显著。众多基金纷纷布局,例如中泰双利A二季度将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二季度基金大幅加仓银行,银行仓位回到近十年高位。结构上主要加仓城商行,此外小幅加股份行,大行则在减仓。”广发证券研究员表示。

  “银行持仓市值整体上升,绩优区域银行以及部分低估值银行被加仓幅度靠前。”兴业证券研究也表示。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2025年二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仓位分别为0.92%、1.32%、1.99%,环比一季度分别为下降0.01个百分点、上升0.36个百分点、上升0.52个百分点。

  长期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在切换风格的过程中,出现大幅减持银行股的操作。

  中欧红利精选二季度大幅调仓,前十大重仓股已无银行股踪迹。一季报显示,中欧红利精选的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

  “我们在二季度新增了不少市场化红利,一方面是传统红利,特别是银行股价涨幅过大,股息率吸引力在下降,替换了不少涨幅过大的股票;另外一方面,随着年报分红的公布,很多市场化红利的股票分红可观,股息率持续上升。”中欧红利精选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表示。

  与减持银行股的基金更多着眼于市场风格切换的短期机会相比,选择加仓的基金则更看重银行股的长期配置价值。业内普遍认为,银行等高股息资产是长期配置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赵枫表示,高股息公司的静态股息率回报仍远超过无风险利率,资金仍会继续流向权益资产。

  中金公司研究表示,当前环境下,建议从银行负债能力、区域红利及组织效率等角度筛选银行股,更多关注盈利能力及稳定性。

  “拉长时间来看,银行板块作为全社会最优质债权的拥有者,夏普比率更高,年化回报预计会明显超过全市场。”招商证券研究表示。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