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银行理财:发行量涨超40%,短期开放式产品成趋势
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同比涨超40%,短期开放式产品成趋势。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跌破2%。募集规模方面,单品平均募集规模同比下滑,但整体募集情况仍可观。
2025年上半年,在流动性总体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理财产品吸引力大增,部分存款资金流向理财领域。银行理财优化策略,产品发行量同比2024年上半年涨超40%,强化规模增长动能。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有32家理财公司发行了10941只净值型理财产品。
从产品结构看,理财公司转向多资产多策略,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发行比例提高,其中混合类发行223只,权益类发行7只。同时,开放式、短期化产品趋势明显,1月以内期限产品占比突破20%。新品定价方面,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跌破2%。
新品结构:产品发行量同比增幅超40%,短期限开放式产品成发力方向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5年上半年,32家理财公司发行了10941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比2024年上半年的7805只涨超40%。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理财产品吸引力增强,发行量稳步上升。
从发行机构看,华夏理财新发产品数量领先,达到820只。投资性质上,固收类产品占比97.4%,混合类、权益类占比提高。募集方式上,公募型产品占比约九成。运作模式上,封闭式净值型产品比例下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比例提升至40%。

为了迎合客户风险偏好,理财公司转向发行流动性更高的开放式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1月以内期限产品占比达22.2%,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总结来看,理财公司加大新品发行力度,产品呈现向短期限、开放式、高流动性转移的特点。

2024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一方面,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高收益率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监管趋严,估值方式受限,管理人调降业绩比较基准。从数据看,各期限产品定价普遍下降,1月以内期限产品在2025年6月跌破2%。
有理财公司表示,随着估值整改结束、票息收益走低,明年压力更大,产品净值波动加剧。现在发力的多资产配置、境外投资等都是为明年做准备。

从募集规模看,2025年上半年理财公司新发产品整体募集规模为17579.06亿元,单品平均募集规模2.69亿元,同比下滑13.5%。不过,发行量涨超40%,募集情况仍可观。
从募集规模榜单前十的产品看,竞争更激烈,光大理财、中银理财也出现强吸金单品。前十名产品募集总规模同比上涨24.88%。不过,百亿元募集规模是分水岭,2025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均只有一款产品募集超百亿元,均来自信银理财的安盈象固收稳利14个月系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