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前三季度:央国企主导,产品力服务力成竞争关键
AI导读: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楼市在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下,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占据主导,但产品力、精准定位与服务创新成房企突围关键。中海、华润、越秀销售额均超200亿,中建系房企强势崛起。未来,产品与服务成房企核心竞争力。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楼市在政策优化与市场调整的双重作用下,上演了一场关于产品力、资金实力的全面较量。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全口径房企销售金额榜单,1-9月份,8家房企销售额超过百亿,房地产市场的韧性在数据中清晰可见,中海地产、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位列前三,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占据主导,但产品力、精准定位与服务创新,成为房企在分化市场中突围的关键。这份榜单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哪些房企更具韧性?明星项目如何成为业绩“压舱石”?北京楼市正在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格局?
中海、华润、越秀销售额均超200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9月,北京全口径销售额TOP20房企销售金额合计2271.9亿元。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位居前三位,销售额均超200亿元,分别为330.9亿元、229.0亿元、210.6亿元。共有8家房企销售破百亿,除排名前三名之外,还有招商蛇口、中建智地、建发房产、北京城建、绿城中国。而中国金茂和中建壹品虽然也进入TOP10,但与百亿仍有微小的距离。
从上榜房企来看,绝大多数是央企及地方国企。这一现象背后,是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占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与2024年全年的全口径销售排行榜对比来看,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仍然稳居前两位,持续领跑。相比之下,今年1-9月份全口径销售额榜单中,首开股份以及北京建工跌出前十,而越秀地产和中国金茂则是新晋前十。
从各家机构榜单来看,统计方式略有差异,比如克而瑞将中海地产旗下的中海新城和北京中海两家公司,分别单独排名。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中海新城成为1-9月份北京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榜的三强,由此可见中海新城的实力。头部房企的业绩,离不开明星项目的强力支撑。在中指研究院的榜单中,中海地产的业绩来自中海新城和北京中海两家公司。中海新城此前深耕石景山、西城。今年6月,中海新城以底价拿下石景山区西黄村地块,打造了中海瑞文里,开盘10天时间网签160套,贡献约10亿业绩,由此可以看出其高效的开发周转能力。2024年底,中海新城153亿拿下“朝阳酒仙桥+小红门+十八里店组合地块”,并由此在朝阳开发了中海万吉玖序、中海朝阳ONE和中海时光之境项目。
华润置地业绩来自“多点开花”,在北京操盘多个项目,在售项目包括和樾望雲、华润臻澐、北京润府、西红门橡树湾、润悦中心、璞瑅润府、中环悦府、京熙润府等。其中,海淀区的和樾望雲项目成为绝对主力,1-9月斩获92.28亿元网签额,几乎占据其总业绩的半壁江山。6月新开盘的位于海淀朱房村的华润臻澐,也已兑现24.69亿元销售业绩。在更具“含金量”的权益销售额榜单上,企业的真实操盘能力得以显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中建智地位居1-9月份权益销售额榜单前三位,权益销售额分别为321.3亿元、156.0亿元和132.8亿元。中海地产在北京市场一直是单打独斗,鲜见与其他房企联合开发项目,这使其权益销售额与全口径金额几乎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建系”房企强势崛起,中建智地、中建壹品均位列前十。其中,中建智地位居第五,与去年全年的第六位相比,前进一名;而在权益销售额方面,仅位居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之后,其实力不可小觑。近两年中建智地业绩突飞猛进,离不了宸园系产品的贡献。北京宸园累计销售额突破110亿元;今年10月12日,新开发的紫京宸园实现了56.5亿元的开盘销售额。更受关注的是,该公司于9月30日经过339轮激烈竞价,以高溢价率拿下备受瞩目的太阳宫地块。在国央企在土地与资金层面占据天然优势的同时,竞争的核心正在转向产品力与服务力的深层较量。“好房子”的内涵物理空间延伸至全方位的生活体验。“项目的精准定位与差异化策略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场总体降温的背景下,如何精准触达潜在客户、提升转化率将成为房企营销的核心课题。未来,单纯的规模扩张已让位于高质量的发展竞争,产品、服务同样是房企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