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节购房节启幕,“汉八条”助力楼市回暖
AI导读:
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武汉举办金秋购房节,30余家房企携100余个楼盘亮相。同时,武汉发布“汉八条”,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多措并举激活“银十”楼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中秋节、国庆节“双节”超长假期来临之际,湖北省武汉市打出政策组合拳,多措并举进一步激活“银十”楼市,房地产市场迎来新机遇。
9月30日,以“品质生活乐购好房”为主题的2025年武汉金秋购房节(以下简称“购房节”)正式开幕,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为购房者提供丰富选择。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购房节现场共有30余家房企携100余个精品楼盘、超1万套房源集中亮相,通过设立住房体验区、以旧换新馆等形式,让市民直观感受“好房子”背后的好产品、好服务与好模式,满足多元化购房需求。

(“2025武汉金秋购房节开幕式现场”。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购房节开幕当天,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大刚性住房需求补贴力度等八项具体措施(以下简称“汉八条”),为楼市注入新动力。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分析师李国政告诉记者,本次政策组合拳短期内有望提振市场信心,提升交易活跃度;中长期通过支持楼宇经济发展、推动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将促进房地产行业向“增量与存量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供需两端良性互动
据了解,此次购房节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指导,多家协会主办,实现建筑、艺术与社区生活的多元融合,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好社区、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为武汉市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住房体验区,多家房企通过实景展示、样板间参观等方式,让市民直观感受“好房子”的产品细节与服务品质。购房节现场还特别设立了“以旧换新”咨询专区,为有置换需求的市民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市场流通。
此外,各参展房企有针对性地推出了购房节专属优惠,通过特价房源、礼包赠送、契税补贴等多种形式让利于民,激发购房热情。
在安居链展台,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武汉市今年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12月31日前,在中心城区购房可享受多孩补贴,其中二孩家庭补贴6万元,三孩家庭补贴12万元。此外,对今年年内个人购买新建商业、办公用房用于非经营用途的,按契税实缴额度给予50%补助优惠,进一步减轻购房负担。
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协会会长张汉培指出,房地产开发建设关联着城市面貌的更新,社会民生的改善,经济活力的涌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此次购房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此次购房节旨在搭建一个公开、公平、透明的交流平台,让有实力、有信誉的开发企业集中展示他们的优质项目,也让广大市民能够便捷、直观地进行比较选择,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购房优惠和贴心服务。”张汉培表示。
“汉八条”精准提供政策助力
在李国政看来,“汉八条”从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等方面协同发力,多项政策叠加形成合力,有助于推动住房需求有序释放,为楼市回暖提供有力支撑。
“汉八条”提出,将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其中,双缴存人家庭首套及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150万元,单缴存人家庭首套及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提高贷款可贷额度,进一步满足购房者资金需求。
在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方面,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缴存人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正在挂牌出售的一套住房不纳入贷款套数认定,降低购房门槛。
在加大刚性住房需求补贴力度方面,202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武汉市部分区域采取商业贷款形式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家庭,按照初始贷款金额1%发放贷款利息补贴,最高不超过2万元,分2年等额发放,减轻购房者经济压力。
此外,购买新建商业、办公用房可申请落户也备受关注。根据最新政策,个人在武汉市购买新建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商住两用房的,凭不动产登记证可按照“一房一户”申请落户,符合条件的配偶、子女随迁落户,提升购房吸引力。
“政策从供给侧分类推进,统筹新建房源去化与存量楼宇盘活。针对商办市场,一方面通过契税补贴等方式加快新建商办房源去库存,另一方面支持存量楼宇功能转换与改造流程优化,推动老旧商务设施转型为长租公寓、产业园区等新业态,提升存量资源利用效率。”李国政表示。
李国政告诉记者,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武汉市根据市场发展实际需要,持续优化调整支持政策,从出台“汉十条”“汉九条”到此次“汉八条”措施,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因城施策、因区施策、因人施策,体现出政策的及时性与精准性,有利于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为武汉市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