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16日绍兴新昌县出让低密商住地,绍兴市连城房地产以3.2亿元竞得。近期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热度持续,长三角、大湾区土拍活跃。政策利好下,优质地块推出,民营房企拿地热情上升,土地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9月16日,绍兴市新昌县出让1宗低密商住地,地块容积率为1.2,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最终,绍兴市连城房地产以3.2亿元的总价竞得,成交楼面价为6813元/平方米,溢价率12.14%。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土拍历时约7小时,竞价轮次超过300轮,反映出土地市场激烈竞争。

  近期,随着政策层面的利好持续释放,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继续保持热度,土地交易升温。在上述绍兴地块出让的同一天,成都、杭州各有两宗地块溢价出让,分别收金26.12亿元、21.23亿元。有机构指出,近期的重点城市土拍,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在供应端,优质地块继续推出,部分地块经调整规划后重新上架,并获得追捧;需求方面,民营房企的拿地热情上升,接连有所斩获。

  今年9月以来,土地交易再度活跃,长三角、大湾区的土拍热度较高。9月8日,东莞市万江街道一宗安置房用地经过100轮竞价完成成交,成交总价为3.77亿元,溢价率35.61%。9月9日,浙江永康市成功出让一宗东虹南区地块,经过109轮竞价,本地民企金华听涧置业以总价2.60亿元斩获,溢价率72.19%。9月15日,义乌市成功出让一宗宅地,收金2.46亿元,溢价率40.54%。而在重点一二线城市,土拍也继续保持较高的热度,政策推动下市场回暖明显。

  在近期的土地交易中,有两个特点较为显著。北京某央企开发商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推出的地块质量普遍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且纯住宅地块增多,有利于开发和后续的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不少地方将流拍及收储地块进行“调规”后再出让,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如今,类似的地块仍在陆续入市。民营房企积极性提高,则是土拍的另一个特点。在前述绍兴市、永康市、义务市的热门地块交易中,得主均为民营房企。

  新一轮竞争格局现雏形,土地市场升温背后,是政策利好带来的预期改善。今年8月以来,多地继续推出稳楼市政策,北京、上海、深圳先后出台新政,风向标意义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经过市场的深度调整,如今土地的“性价比”正在凸显。当前纯住宅用地的供应比较多,配建的保障房和公建规模比较小,有利于开发和销售,尤其有助于“好房子”的设计。价格方面,除非是一线城市特别核心的区域,否则不会拍出过高的价格,“开发商也很理性,要算成本。”

  他表示,按照“低点拿地、高点卖房”的常规逻辑,当前可以说是补仓的时机。今年以来,房企补仓意愿强烈,拿地金额同比显著上升。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2025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056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资强度,如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位居前十,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也进入拿地金额前二十,土地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中指研究院指出,当前土地市场回暖,许多城市推出核心地段优质土地,房企紧抓利好加速补仓。分企业来看,建发房产、中国金茂、滨江集团、保利置业拿地销售比均超过50%,显示出较强的拿地意愿,如滨江集团的拿地销售比更是超过100%。该机构还指出,央国企近几年仍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力度,储备了一些优质的土地货源,短期内的市场份额会阶段性提高。长期来看,民企的市场份额将止跌回升,两者将会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经常“贴身肉搏”不同,如今这两类房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格局。(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