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加入楼市限购松绑阵营,发布新政涉及分区优化调整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利率定价机制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政策力度超京沪,预计将推动楼市外围区域库存去化。

继北京、上海之后,深圳也加入楼市限购松绑阵营,房地产政策迎来重大调整。

9月6日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涉及分区优化调整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利率定价机制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等核心内容,深圳楼市新政力度超京沪。

纵观此次深圳松绑限购,尺度略大于京沪,不仅松绑了购房套数,部分区域诸如罗湖区,也不再限制社保年限,购房门槛显著降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深圳新政恰逢“金九银十”传统销售节点,叠加限购政策的大幅优化,预计将对楼市外围区域的库存去化产生显著推动作用,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持续“分区优化”,多群体购房门槛大降

《通知》围绕“分区优化”核心思路,对深圳商品住房购买政策作出多维度调整。具体来看,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外围区域不限制住房套数。根据《通知》,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自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无社保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外围区域可购2套房。《通知》显示,无法提供自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证明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限购2套。

远郊区全面取消购房资格审核。在盐田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而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这四条内容,涉及多方面调整,包括调整购房套数、取消罗湖区购房年限、成年单身人士松绑限购等。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解读称,相比京沪,深圳在限购政策松绑的力度更大一些。

对于罗湖区,去年的深圳“9·30”政策规定,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的限购范围缩小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西乡街道范围内购买住房。而此次新政明确,无法提供社保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可以在罗湖区限购2套住房,这就意味着该区域取消了对外地人社保年限的限制。

首套、二套房贷利率统一,企业限购放宽

与此同时,深圳优化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这一调整与上海此前出台的利率新规保持一致。李宇嘉表示,深圳在利率政策上借鉴了上海经验,但未跟进京沪的公积金调整。

此外,深圳此次分区优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李宇嘉解读称,在新的限购区域范围内,包括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只要满足设立年限满1年、在深圳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达100万元、员工人数10名及以上条件的企业,即可以购房,且不受套数限制;在非限购区域则没有任何限制。

力度超京沪,外围限购退出助市场企稳

对于此次深圳楼市新政,李宇嘉点评称,总体来看,政策力度比京沪更大,外围区域退出限购略超预期。对其原因,李宇嘉分析认为,深圳楼市调整幅度相对更大,二手住房价格下跌持续时间更长,从2021年5月份就已经开始下跌。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深圳新房成交面积15万平方米,环比基本持平,但高基数下同比下降45%;二手房成交4283套,环比下降8%,低基数下同比增长13%。李宇嘉还表示,从供地、开工、投资来看,深圳的跌幅也比京沪要大。

此外,李宇嘉说,相比京沪,深圳楼市弹性更大,涨得快跌得也快。此次优化限购政策,叠加‘金九银十’到来,对外围区域的去化作用会比较明显,从而助推新房交易告别前期低迷态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段文平(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