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手房市场量稳价跌,以价换量成常态
AI导读:
上海二手房市场呈现量稳价跌态势,7月二手住宅成交1.69万套,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82%。市场以价换量成常态,刚需主导,区域间价格分化加剧。
上海二手房市场“量稳价跌”。
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7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69万套;7月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82%,已经连续3个月下跌。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通过微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7月的成交量表现其实比2023年同期更好,2024年则是因为新政刺激了交易增长。近3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逐年走高,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价格下行趋势并没有真正止住。”
以价换量仍然是常态
从中原地产统计情况来看,挂牌增量呈现下降走势,淡季压力比较明显。卢文曦认为,7月成交绝对量并没有跌破1.5万套,说明市场韧性还是相当足的。
“上海链家7月带看量环比持平。”上海链家研究院负责人李根书面分析指出,“市场需求呈现明显的刚需主导特征,即300万元以下房源成交占比持续攀升,以首次购房者及年轻家庭为主要驱动力,他们对总价敏感度高,更倾向于选择近郊性价比房源。改善客户群体多元化趋势虽有显现(高总价房源成交占比微升),但整体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主要原因可能是新房市场高端项目持续热销、新房品质升级,分流了置换市场需求。”
基于成交量和成交结构的基本情况,各方人士认为,以价换量仍然是常态。
58安居客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上海只有5个区二手房挂牌价上涨,长宁区上涨3.4%,松江区上涨2%,而黄浦区、青浦区微涨0.4%,闵行区涨幅为0.3%。
与此同时,静安、虹口、徐汇、杨浦等市中心区域二手房挂牌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化、区域内的分化、产品之间的分化仍在加剧。
卢文曦说:“现在(部分二手房)的价格更接近2016年。这其中有些结构性差异,比如地段差、房龄久的老公房还在不断筑底,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回升,还是要看市场成交量和政策支持,次新商品房、优质地段商品房则相对抗跌。”
“二手房价降幅明显收窄”
“目前整体房价确实算2015年以来最低的了。”每经记者以卖房人身份咨询虹口区凉城板块的“老破小”房源价格,链家中介人员张广(化名)通过企业微信这样回复。
每经记者查询发现,市区内环内部分次新小区价格相对抗跌,如中远两湾城2房2厅户型,近期成交单价在75000元~86000元/平方米。
这一价格与高峰时期(2022年8月单价约10万元/平方米)相比回落幅度较大,但与2024年末相比,还有一定涨幅,且均价仍然高于2019年同期。
卢文曦说:“中远两湾城是内环内次新房,品质比较高,但开发周期长,密度也较大,因此小区内部品质和价格也有分化,最后开发的四期品质更好,一期、二期相对较弱。现在买房人越来越务实,一部分人想把老公房置换成次新房或者新房,市中心很多老房子毕竟面积小、停车难、舒适度不够,如果面积一大,总价又高了。因此,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会有人选择牺牲地段,改善面积。”
上文提到的虹口区凉城板块广苑小区,建于1993年前后,7月挂牌均价约44237元/平方米,与3年前64600元/平方米的挂牌均价相比下跌超过30%,6月成交单价甚至已来到34406元/平方米。
“按照现在的挂牌价,大多数房源都能再砍一点价。”张广说,“具体还是要看房子情况和房东心态。”
卢文曦则透露,最近,二手房价格降幅明显收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