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国家标准实施在即,居住升级行动全面展开
AI导读:
随着“好房子”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实施在即,一场覆盖全国的居住升级行动正全面展开。多地结合地域特点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智能住宅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住宅将成为住房市场新增长点,推动房地产市场向高质量、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随着“好房子”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实施进入倒计时阶段,一场覆盖全国的居住升级行动正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北京、山西、江苏、贵州、四川、山东等近十个省市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
注入“智能基因”
在北京丰台的一个实体样板间内,当体验者轻触玄关处的智慧屏,室内灯光瞬间切换为“归家模式”,窗帘自动拉开,中央空调已提前将室温调节至24℃;室外游乐场装上全景摄像头,连接户内智慧大屏,家长通过查看屏幕,孩子在哪儿玩、和谁玩都一目了然,既能安心刷剧做家务,又能随时切换“照看模式”。这些智能应用正是高品质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具体对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方面给出规定。规范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住房消费基准线的实质性提升,促进市场产品供给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地方性标准相继出台
贵州省、山东省和四川省等地相继出台了关于“好房子”的地方性标准。贵州省发布的《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试行)》从多个方面对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包括单元设计、户型设计、户内环境、车库设计等。山东省的《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则明确增加了室内空间,强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包括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等多个一级指标,并设立“创新加分项”。
高品质供给成新增长点
随着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品质住宅已成为大势所趋。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表示,目前市场上购房需求依旧旺盛,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十分强烈。以“好房子”为核心的高品质供给将成为住房市场的新增长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宏认为,好房子标准的实施将促使存量房市场进行优胜劣汰,推动房地产市场向“高质量、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针对旧改“好房子”的资金来源问题,张宏建议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居民自筹资金以及社会力量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建议在未来新建住宅中逐渐增加独立产权住宅的市场化建设比例,减少共有产权住宅的市场供应数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