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国家标准正式落地,住宅品质再升级
AI导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此举旨在提升住宅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房地产新模式发展。
多方推动下,“好房子”国家标准正式落地。
3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一举措旨在提升住宅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新建商品房市场逐渐向改善型过渡,《规范》落地后,将住宅建筑标准整体拔高,好产品供给的示范效应会不断增强,从而驱动换房链条。
层高不低于3米,住宅品质再升级
随着住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建设符合市场需要的“好房子”、提供好服务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近两年,不少地方持续优化土拍规则、改善土地规划设计条件和套型要求,引导和鼓励房企打造更优质的产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上也表示,大家对“好房子”的高度、温度、湿度、净度和亮度等“度”有较高关注。
此次《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也有明确要求。这一变化意味着,未来的住宅将更加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度将大幅提升。
此外,《规范》还提出了多项新要求,如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阳台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等。这些要求将进一步提升住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据了解,此前我国实行的住宅层高标准是2.8米。而此次《规范》将层高提升至3米,体现了国家对住宅品质的更高要求。
对楼市影响深远,推动房地产新模式发展
业内关注《规范》落地后对市场的影响。对于房企而言,提高层高和隔声指标等会增加建筑成本。然而,随着智能建造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施工效率的提升,这些成本有望得到控制。
同时,《规范》的落地也将推动房地产新模式的发展。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居住品质和舒适度,改善型项目在热点城市中心区域的去化周期普遍较短。而《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新房市场的品质底线,带动换房链条的活跃。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随着新房市场向改善型需求主导转变,《规范》的发布将推动开发商加大在层高、隔声、降噪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住宅产品的综合品质。这将有助于构建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上车后改善的梯度购房消费模式,推动我国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