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正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公众对好房子的多个维度都极为关注,新规的实施将推动建筑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好房子成为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力量。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上透露,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层高,即房子的“身高”,指的是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而实际使用高度则是净高,层高=净高+楼板厚度。

  据梳理,近年来,山东、成都、江苏、昆明等地均对层高标准进行了调整优化,新标准要求集中在3米到3.3米之间。例如,《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要求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米,并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适度加大空间高度,提高至3.30米以上。这一变化将给建筑设备和装饰安装提供更大空间,带来更为舒适的居住体验。

  除了层高的优化调整,公众对“好房子”的多个维度都极为关注,如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等。倪虹提到,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关键问题,并积极推动全屋智能。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需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40平方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近年来,配套完善、功能全面、户型设计优良、智能化、采用新型材料的项目更受市场欢迎。适应需求变化,打造高品质住宅,才能赢得市场。

  倪虹还强调,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好房子的存在。不仅要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采取多种方式,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好房子”概念已扩展至商品房、保障房、安置房等多种类型。这也意味着“好房子”不仅硬件要好,配套、性能、服务等方面也需全面升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好房子”是产业转型的新赛道。新规的实施将推动建筑业向更高质量、符合好房子标准的方向发展。开发商需注重产品品质与细节,与各地土地规范优化标准对接,促进技术升级。

  李宇嘉也认为,“好房子”将成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力量。若住房配套完善、品质优良且价格合理,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将成为稳定市场和行业的新生力量,符合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要求。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