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旅居养老正流行,受到活力老人欢迎,市场前景广阔。保险公司延伸业务链,重视旅居养老模式。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低龄健康老人超1亿。泰康之家等险企布局旅居养老,多种模式探索。政策支持旅居养老发展,预计2035年产业规模达5万亿。

  “冬南夏北、寒来暑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居养老正流行起来,受到不少活力老人的欢迎,成为养老新风尚。旅居养老这一市场也被认为前景广阔,近年来,将业务链延伸到养老产业的保险公司,也越来越重视旅居养老这一新兴模式,积极探索养老新路径。

  旅居养老新模式兴起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时期末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其中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随着老年人规模扩大和旅居养老渗透率上升,旅居养老将逐步由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养老产业新亮点。

  近日开业的地处云南昆明的泰康之家·滇园,有近1000位的预订长辈,其中17%来自于云南省外的省份和海外,也有泰康其他养老社区的居民到滇园旅居。泰康之家属于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是最早运营的险企系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已在全国24个城市有27家社区投入运营,据了解,旅居养老正成为其在住居民的新兴养老模式,引领养老潮流。

  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邱建伟表示,候鸟旅居老人有几大特点:一是年龄上相对偏年轻;二是不喜欢一年四季在同一个地方,而希望领略各地风光;三是不希望住酒店,而希望有家的感觉;四是有医养保障需求;五是有社交需求。这些特点为旅居养老服务提供了明确方向。

险企多种路径探索

  事实上,不仅泰康,保险业越来越多机构近年已逐渐延伸到养老服务产业,并成为旅居养老市场重要参与者。目前,已推出旅居养老服务的既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大家保险、新华保险、友邦等头部公司,也有信美人寿、华泰人寿、中信保诚人寿等中小险企,共同推动旅居养老市场发展。

  据记者梳理,保险公司布局旅居养老业务线包括几类模式:一是依托自身全国布局养老社区的模式;二是险企在自身养老社区之外,在三亚、大理等重点城市运营旅居项目的模式;三是与其他康养、酒店、旅游类企业合作,整合旅游、医养等相关资源的模式。其中,大型险企以上述前两种模式为主,中小型险企以第三类模式为主。各机构还针对旅居养老推出服务产品,满足多样需求。

驱动银发经济的初期阶段

  在业内看来,旅居养老有很好的前景和政策环境,险企有积极布局举措和一定的客户服务成效,总体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预计,到2035年,我国以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旅居康养产业规模将达5万亿元,占银发经济总产值的16.7%,展现巨大市场潜力。

  近两年多份高层文件和多地已出台政策,引导发展旅居市场。2024年国办1号文《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多处提到旅居养老,提出“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今年年初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再提出,要大力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为旅居养老提供政策支持。

  今年4月,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提到,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鼓励开发旅居养老、“家庭同游”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服务产品,丰富旅居养老服务内容。

  从各地来看,北京市《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建立北京老年人“冬南夏北”候鸟式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旅居养老服务规范》海南省地方标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为旅居养老提供标准指引。

  某布局旅居养老服务的险企高管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旅居养老是养老方式的重要部分,是服务客户和赋能业务必须要做的内容,同时也有挑战要面对,需要持续在实战中完善。他表示,旅居养老的服务内容很重要,要明确旅居养老跟住酒店、旅游的区别在哪儿,要满足客户特殊需求,包括医养、疗愈等需求;再如,服务和成本要做好平衡,旅居项目往往会在某段时间迎来客户,其他时间可能大部分闲置,既要能在客户去居住时有效地服务好,也要做好成本考量。

  同时,多位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养老产业服务机构仍较少,险企在开展旅居养老业务时,不同程度面临着如何整合资源、遴选优质服务商来搭建好的服务体系,如何以适老化为标准为老年游客提供标准化服务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