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疆70年跨越中,保险从救灾工具发展为民生与产业护航者。人保集团通过大病保险、农业保险等,为边疆群众提供全面保障,同时创新科技险种,支持实体经济,书写金融赋能边疆振兴新篇章。

  从棉田上空的无人机查勘,到医院里的大病保险理赔;从产业园里的科技险方案,到牧民家里的牲畜保单,新疆70年历史跨越里,保险(保险优化关键词)从未缺席。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保险在新疆的角色不断变迁,从最初的“救灾工具”,到如今的“民生保障者”“产业护航者”,保险已成为边疆群众生活里的“定心丸”,产业发展中的“助推器”。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跟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人保集团”),沿着天山南北走访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库车等地,试图从一张保单、一次理赔、一项服务里,读懂保险(保险强化关键词)与新疆共生的70年。

  织密民生保障网

  新疆地域辽阔,部分偏远地区曾是风险保障的薄弱区,一场意外、一场大病就可能让家庭陷入困境。人保集团旗下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东起介绍,作为目前新疆经营历史最长、市场规模最大的保险机构,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自成立以来,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在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等方面,助力当地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

  近年来,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大力发展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普惠医疗险等产品和服务,深度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其中,为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等地的926.54万群众提供大病保险保障,支付赔款7.21亿元。

  尹东起告诉记者,公司在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市率先落地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普惠保险扩面增量成效明显。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主要负责人透露,2023年10月8日,全疆首个全民健康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在阿克苏地区落地。截至2025年8月31日,阿克苏“惠民保”已为208.87万城乡居民提供大病保险风险保障,向8.02万人(次)支付赔款10681.06万元。

  以“金融为民”为导向,保险(保险再次强化关键词)用精准产品与高效服务填补保障缺口,为各族群众撑起了“防护伞”。

  护航产业兴疆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风险保障的托底与资源要素的赋能。通过下沉服务网络、创新特色产品、开展精准帮扶,保险让金融活水浸润草原河谷。近年来,结合新疆“稳粮、优棉、强果、兴牧”产业布局,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通过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结合各地农业产业特色,助力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截至2025年7月底,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已为676.5万亩小麦、玉米、水稻等关键粮食作物提供68.9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1.16亿元赔款,有效巩固了南疆粮食生产的风险防线。同时,积极为南疆棉花产业提供127.89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3.07亿元。为南疆地区60多万头牲畜提供风险保障15亿元。

  针对特色林果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加大对红枣、核桃、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等的保障力度,创新性开发18个特色保险条款,满足多样化保险需求,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3.71亿元。

  目前,新疆正在大力推进的“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调研获悉,面对自治区产业集群规模大、链条长、风险类型复杂的特点,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针对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制专项保险方案,创新推出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低空经济专属保险、专利/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全周期风险保障。

  科技赋能风控

  保险不仅守护民生底线,更在科技创新应用、民族团结促进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通过“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采取包括强化政企协同、完善保源地图、构建四级联动服务网络、打造专业化风控团队等举措,推动保险服务从风险“等量管理”向“减量管理”转型升级,开创“防赔并重”新服务。

  记者调研获悉,近年来,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对创新性险种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遥感测绘、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开展精准承保理赔、风险减量。目前,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遥感技术将查勘效率提升80%以上,查勘成本降低60%,理赔准确率达到95%以上。通过“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实现对大田作物的全面监测,精准识别作物种类、生长状况和受灾程度。

  从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从重大项目的“资金后盾”到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保险(保险结尾关键词)作为“保障网”书写着金融赋能边疆振兴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