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秋招打响人才战,科技岗细分加剧AI人才成焦点
AI导读:
保险行业2026届校招启动,科技类岗位成主角,AI、算法类人才竞争激烈。险企秋招呈现科技类岗位细分加剧、下沉市场人才储备等特点。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阶段,高校应革新课程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
保险行业打响人才争夺战,数字化转型催生科技人才新需求。
近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泰康人寿、众安保险、中邮保险、和谐健康、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华安保险等十余家险企全面启动2026届校园招聘,其中仅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3家头部险企便释放超过10000个岗位,科技类岗位成为绝对主角。本轮险企秋招呈现出科技类岗位细分加剧、下沉市场人才储备、头部险企培养体系升级等特点,AI、大数据、算法等科技岗位占比显著提升,部分险企在招聘官网为科技岗位简历投递设置了“快速通道”。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本轮险企秋招科技岗细分更明确,像AI、算法这些岗位需求翻倍,说明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这种趋势对行业技术生态和竞争格局影响不小,一方面技术生态会更丰富多元,另一方面竞争格局也会更激烈。从各家险企发布的招聘计划来看,中国平安提供涵盖八大类、超过4000个岗位,中国人寿金融科技类岗位的分类位于首位,中国人保为科技类岗位设置“快速投递”通道。
科技岗位需求结构化升级,AI算法类人才竞争激烈。各大险企2026届校招岗位中,科技类已成为绝对主角,人保财险、平安人寿设置了科技管培生岗位,中国人寿“展翼计划”也设置了科技岗。与此同时,AI、算法类人才争夺成为今年校招最大亮点,中国人寿发布北京、杭州AI算法方向的人才需求,平安养老险招聘AI算法工程师,泰康保险发布“AI之星计划”,招聘人数若干,深度结合泰康金融与医养场景,探索并落地“AI+”创新解决方案。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本轮校招呈现“科技岗位需求结构化升级”特征,AI算法、数据建模、区块链等岗位需求增加,且向垂直领域渗透,这标志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从“工具应用”转向“模式重构”。除此之外,本轮险企校招更多岗位集中在分公司,呈现出“下沉市场人才储备”趋势,平安人寿2026届校招覆盖全国310个城市,中邮保险2026届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招聘,岗位涉及金融经济、电子商务等,重点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
各大险企普遍为校招生设计了更清晰、更系统的培养路径。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这些变化反映了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深化阶段,不仅需要引入前沿技术来优化现有业务流程,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市场中扩大服务覆盖面。险企对科技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薪酬竞争力、职业天花板等问题仍待解决。王国军指出,险企在争夺顶尖AI、算法类人才时,优势在于行业应用场景丰富,短板可能是技术氛围和薪酬竞争力稍逊。
对于未来保险行业人才的需求,田利辉表示,保险业迫切需要“复合型数字人才”,既精通机器学习,又深谙精算逻辑,能构建“风险-数据-模型”三角闭环。高校应革新课程,在精算、金融工程专业中嵌入“保险科技”模块,增设“保险AI伦理”等前沿课程,并推动产教融合,让学生直面真实业务场景。
(文中于妮、王兴、李想、徐可皆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