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模式转变,面临的风险格局变化,催生对创新保险产品的需求。保险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回应市场需求,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趋势,保险业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从“资本出海”向“产品出海”跨越,企业面临的风险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保险需求随之激增。

  安联商业保险大中华区CEO曾万里指出,中国企业出海风险正从传统的财产险、责任险向网络安全、供应链重组等复合型风险扩展。这种风险形态的演变,正在催生对创新保险产品的迫切需求,保险业迎来新机遇。

  保险创新应对全球化挑战

  面对企业出海的复杂风险环境,保险机构正在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回应市场需求。例如,作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新名片,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政策风险、技术标准差异、供应链稳定性等多重挑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变化,以及不同市场的技术认证要求,都需要专业的风险保障方案,保险创新成为关键。

  曾万里建议初出海企业将保险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事后补救手段。

  安联贸易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雷马信强调,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付款周期延长,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国别风险评级、行业风险动态与买方信用评估。这对于提供信用保险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更精细化的风险评估工具,保险服务需升级。

  不过,虽然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浪潮的到来,一系列创新需求涌现,但保险业能否抓住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全球服务网络和本地化能力。保险服务能力成为竞争焦点。

  上海虹桥商务区投资促进与公共服务事务中心主任朱莹华认为,除价格因素外,企业在选择保险等配套服务时,应更加注重服务商的实际落地能力与本地资源整合水平。这一观点直指保险业在全球服务能力方面的竞争核心,保险服务需更落地。

  保险与出海的共生共长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业在企业出海浪潮中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风险补偿向风险减量和前置管理转变。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海健表示,保险业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风险减量与前置管理,以“质量换新保险”等创新产品提升消费者信心,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其在转型过程中识别新场景、控制新风险,保险创新助力转型。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认为,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内需市场的新潜力与格局重构值得重点关注。他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将持续释放投资机遇,尤其应聚焦科技升级、悦己消费及企业出海三大主线,以把握新一轮增长动力,保险业可从中受益。

  业内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出海进程加速,保险业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产品设计、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前置,保险机构不仅能够分享中国企业出海的红利,更能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提供关键支撑,保险业前景广阔。

  在近日的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谈及接下来的公司规划时,将在境外积极推动“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进一步扩大保险服务收入增量来源,作为其新能源车险战略的重要一环,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趋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4.6%,新能源车险需求大增。

  于泽介绍,人保财险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的三步走地区发展策略,于2025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成为行业内首家在境外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险企。“6月,公司实现泰国业务首单落地,公司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新能源车险海外落地的险企。”于泽称,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其他东南亚国家市场,新能源车险市场潜力大。

  中国太保也同样加速出海战略,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MSIG)及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通过“技术输出+本土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中国车企“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风险保障支持,保险助力车企出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