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保费高企、拒保频发与行业破局之路
AI导读:
新能源车险保费高企、拒保频发引发市场关注。本文探讨新能源车险保费上涨原因,包括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等,分析保险公司拒保背后的承保亏损问题,并介绍部分险企新能源车险盈利案例及政策助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举措。
“新能源车省下来的油费都交保险了。”近日,来自上海的一位新能源车主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名下有几辆新能源汽车,最贵的蔚来ES8今年保费过万,另外保费大几千的也有,这让他产生了卖车的念头。新能源汽车保费高已成为普遍现象,新能源车险成为行业热点。
记者调查得知,售价在10万元级的零跑B10今年首年保费约5500元,售价20万元级的阿维塔06首年保费约8000元,售价30万元级的特斯拉Model Y L首年保费约8900元。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引发市场关注。
“天下苦‘新能源车险’久矣。”近日,来自河南郑州的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经销商付航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车险涨价或者价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拒保。付航称,多年前的保险公司驻店服务、返点优惠已不复存在,如今买保险难、出单慢,甚至需要给保险公司人员“好处费”。
一边是抱怨保费贵、涨价的广大新能源车主,另一边则是连年亏损的新能源车险公司,车主和保险公司两头“叫苦”,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保险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付航表示,2023年新能源冷藏车保险难买问题已显现,如今已蔓延至整个物流车领域。
“天下苦‘新能源车险’久矣。”
从具体售价上看,付航以新能源轻卡为例,最开始保费在1万左右,2024年涨价到了1.8万~2.4万元,今年春节后便宜了一点,在1.2万~1.5万元左右,但是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保险公司拒保。自主定价系数是保险公司根据车型、使用性质、维修成本等风险因素设定的调整因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通常为0.65~1.35。
不只是新能源商用车,同样具有营运性质的新能源乘用车的拒保率也很高。在头部险企从业十余年的王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的险企甚至根本不做营运车保险业务。被拒保后,新能源商用车和网约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一般有三条路径:只买强制交强险、买“统筹互保”或风险大的车辆干脆不上路。
除了被拒保外,近期社交媒体上还大批量出现新能源车险保费无故涨价的声音。一位车主分享称,她的新能源车险在今年8月底到期,7月底不少险企开始报价,人保最开始报价约2800元,8月初涨到3200元左右,8月中旬进一步涨到3300元。这种“保费逆向增长”打破了车主对车险的传统认知。
对此,人保车险上海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9月6日开始,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上限要上调,从1.35调整至1.4,但具体车型保费涨价与否要看系统报价。对于已投保的新能源汽车,王芳称,没出现理赔或违章的保费应该不会上涨。
新能源车险普遍比燃油车高
虽然涨价并非普遍情况,但新能源车险保费整体比燃油车高却是事实。王芳表示,新能源汽车属于高赔付车型,理赔零整比高于燃油车。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约为燃油车的1.8倍。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57亿元,137个车系赔付率超100%。“保一辆亏一辆”是保险公司对高风险新能源汽车拒保或提高保费的深层次原因。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较高,包括三电、智能化部件等,且出险率较高,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
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等情况导致保费充足度不够。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存在偏差。车险领域专家杨松表示,新能源车发展迅猛改变了原有车险规则,而保险行业匹配规则落后,大数法则需要时间重新适配。
有险企新能源车险已盈利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高管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车险已进入盈利区间。根据86家上市财险公司2025年上半年盈利情况,90%财险公司实现了盈利,这与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密不可分。部分车企控股的财险公司通过不同策略获得增长,如比亚迪财险2025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净利润3134.59万元。
比亚迪财险相关人士表示,营收基本来自比亚迪汽车单一车企的车险业务,且车险全面采用直营渠道,车均保费约4300元。直营车险能降低费用支出,也能筛选优质客户。除了比亚迪财险,广汽集团控股的众诚保险车险保费同比增速13.62%,吉利汽车入股的合众财险车险保费同比增速43.61%。
有财险公司人士表示,新能源车险保费利润并不算高,公司新能源车险的商业险部分综合成本率高于整体车险大概7个百分点。保险公司的收益来源主要是投资,因此布局车险业务会考虑资源分配和基准费率调整以减轻承保压力。
政策助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针对新能源汽车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等联合发布了《深化改革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合理降低维修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等举措。为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可通过此平台链接保险公司投保,且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杨松表示,新能源车险问题的根本在于定价体系,过去同一价位水平不同品牌燃油车保费差异不大,但现在新能源汽车从三电到软件、智驾、受众人群都有较大差异,行业统一的条款和基准费率可能难以反映真实风险水平。对于新能源车险而言,需要建立不同车型风险分类体系,这需要足够的数据规模积累。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