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弘康人寿连续增持郑州银行H股,触发举牌。过去半年多,险资在港股密集举牌中资银行H股,频次高达13次,耗资超1500亿港元。郑州银行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时隔4年首次分红。险资增持对象主要集中于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银行股成为险资配置的优选。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近期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个交易日增持郑州银行H股,首次增持后持股比例达5.55%,触发举牌。

  过去半年多,以平安系为代表的险资在港股密集举牌中资银行H股,频次高达13次。举牌后,险资继续高频增持,尤其对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的单家持股比例上升至15%上下,合计耗资超1500亿港元。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H股,6月27日增持1600万股,总金额1930.88万港元,持股比例5.55%;6月30日继续增持2300万股,总金额2714.92万港元,持股比例上升至6.68%。

  郑州银行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过去四年未实施分红,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82亿元。

  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有32家,险资增持对象主要集中于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郑州银行是近期险资首次关注的区域银行。自2024年底至今,险资已举牌中资银行H股13次,包括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

  自2023年底至今,险资举牌对象有所变化,长城人寿举牌无银行A股,新华人寿举牌杭州银行。从今年险资行动轨迹看,举牌只是起点,后续高频增持、高比例持股成为特点,2025年以来增持中资银行H股的行动近百次,耗资金额超1500亿港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面临“利差损”压力,银行股成为险资配置的优选。银行H股普遍估值较低,具备更高性价比。步入2025年,银行股受到各路资金持续增配,其中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是资金涌入的坚定一方。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