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政策再升级,沪深300投资或迎千亿增量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政策,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或带动增量资金规模超1300亿元。政策调整有助于险企增加沪深300配置,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业内分析认为,大部分险企权益投资比例仍有上升空间。
5月7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的政策动向。其中,备受行业关注的是,将偿付能力规则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此次风险因子的调降,将带来多少增量险资?中泰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葛玉翔表示,据其测算,这一政策或将带动增量资金规模超过1300亿元。若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最低资本可达364亿元,若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将达到1349亿元。
权益资产对偿付能力的占用一直是险资投资的重要考量。一旦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将对保险公司造成巨大影响,这也限制了险资的权益投资步伐。因此,多名行业人士一直呼吁进一步下调权益投资的风险因子。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已发布通知,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的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自2023年9月调整风险因子以来,保险资金持续加大股票配置比例。2024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合计为12.5%,股票占比提升了0.36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合计比例则为16.33%,股票占比提升0.95个百分点。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大部分险企尤其是大型上市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仍有上升空间。上月,监管上调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从10%~45%上调至10%~50%。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