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会议,指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2.13%。此举反映了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及行业审慎定价策略。行业正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推动降本增效。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讨。保险业专家指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已调整为2.13%。

与今年一季度发布的2.34%研究值相比,此次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了21个基点,反映了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及行业审慎定价策略。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分析称,这是市场利率走低、定价机制改革及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预定利率研究值”作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参考指标,旨在指导保险公司合理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今年初,该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了预定利率的调整规则。

根据机制要求,当险企在售产品预定利率连续两季度超出研究值25个基点时,需及时调整并平稳切换新老产品。目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虽未超年初研究值25个基点,但已超出最新研究值2.13%的25个基点,预示未来可能面临调整。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的建立,有助于险企灵活调整负债成本,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会专家还指出,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5.4%,为保险业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行业应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推动降本增效。

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因其“保底+浮动”设计备受青睐,有助于降低险企刚性成本。险企需提升投资能力及分红实现率,以应对市场挑战。同时,需关注利差损风险,确保新增业务预定利率与资产收益动态匹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