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投资黄金业务试点开启,优化资产配置新方向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10家试点保险公司可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包括多种黄金合约及租借业务。此举有助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险资“买黄金”开闸,为保险公司应对低利率环境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
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明确10家试点保险公司可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2月27日,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在媒体交流会上回应了相关关切。
试点投资黄金范围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多种黄金合约及黄金租借业务,但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
此次保险资金参与的主要是“上海金”人民币定价合约,但不包括黄金ETF。此前,中国资管机构配置黄金主要通过黄金ETF实现。
王立新表示,国外保险资金可投资黄金ETF,但我国是人民币计价市场,监管层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会审慎考量。浙商银行FICC团队认为,此次试点有望扩大人民币计价黄金交易规模,巩固上海黄金交易所地位。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认为,黄金ETF是便捷的投资方式,后续放开保险资金配置黄金ETF的限制值得期待。
针对“保险公司如何应对金价波动风险”,王立新表示,保险公司需逐步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保险机构需做好充分准备,以满足对黄金类金融产品的配置需求。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开始发行含黄金的投资产品。王立新指出,黄金是长期的资产配置工具,个人投资者可通过专业机构享受黄金投资带来的长期回报。
自1971年以来,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年化回报率达到8.6%;自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年化回报率高达9.8%。黄金成为适宜保险资金投资的新方向。
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保险公司投资持续承压。黄金作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具有多方面优势,但在国内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中受到严格限制。近年来,政策层面不断探索,此次监管发文明确试点,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招商证券认为,此次试点有助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中国黄金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涛表示,保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将为市场带来多重利好。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泰达维也称,本次试点对中国保险和黄金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建设与产品创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