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高层变动频繁,战略转型成关键
AI导读: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层变动频繁,多家头部机构董事长、总经理岗位变动。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推动人事任用强化战略导向。分析认为,董事长变动与行业转型、股东战略调整相关,总经理变动减少保障业务延续性。股东方加强战略把控,推动公募基金战略转型。
10月15日晚间,又一家万亿级头部公募机构博时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换帅”传闻正式落地。公告称,经博时基金董事会会议审议并通过,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公司董事长,博时基金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正式“接棒”,担任博时基金董事长暨法定代表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层变动频繁,公募基金换帅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中不乏头部机构,董事长一职的变动频率远超去年同期。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明显的“换帅潮”背后,除了部分“元老”到龄退休外,公募行业监管要求趋严、行业竞争加剧、内生转型攀升,共同推动了股东层在人事任用上进一步强化公司整体战略导向,董事长这一关键岗位成为重要抓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45家公募基金换董事长,涉及变动人数81人。同时,36家更换总经理,涉及变动人数66人。今年有接近三成公募“换帅”,多家头部公募短期内接连公告调整,该情况在以往较为少见。
9月23日晚间,招商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公告显示,董事长王小青因工作安排离任,总经理钟文岳将暂时代任。仅7日后,9月30日晚间,华夏基金发布公告,原董事长张佑君因“工作需要”离任,中信证券原总经理邹迎光出任华夏基金董事长,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任副董事长。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进一步强调,当前监管政策正推动公募机构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根据《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行业机构需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董事会架构的完善成为重要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董事长作为战略掌舵者,其变动增多与行业转型、股东战略调整密切相关——当前公募行业竞争加剧,叠加监管对公司治理要求趋严,股东方常通过更换董事长推动权益投资转型、完善治理结构,还有一部分变动则是基金公司元老到龄退休的自然更替。而总经理作为战略执行核心,在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稳定的团队更利于避免战略断层,因此变动明显减少,以保障业务延续性。
整体来看,曾方芳就今年以来的公募基金高层变动趋势表示,股东战略导向正在强化。股东方正在加强对公募业务的战略把控,其中不仅倾向于任命具备股东背景的高管担任董事长,以促进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并且,公募基金公司正在推动基于内在需求的战略转型。例如头部公募正积极布局权益类和量化业务。在此过程中,需要具备股东背景的董事长统筹战略资源,搭配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团队负责落地执行,以实现平稳转型。
除了“一把手”集中变动,今年公募高层人事还有其他明显特点。孙珩表示,一是跨界引才,不少基金公司从券商、保险资管甚至从科技领域挖高管,尤其侧重有权益投研或数字化经验的人才;二是内部提拔,核心业务骨干升任总经理、副总等岗位今年较为常见。孙珩认为,公募行业竞争已从规模比拼转向投研能力与服务体验的较量,跨界人才可带来差异化资源,并且,在推动集团层面,能够更好地进行协同发展。而内部提拔则可以更好保障战略落地与团队稳定性,契合当前公募深耕专业、夯实基础的发展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