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交银施罗德与兴证全球两家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相继申报ETF产品,引发市场关注。ETF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如何突出重围?专家建议结合投研特点做精做细,定制独家指数,构建被动投资生态。

  近期,沪上两家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杀入ETF赛道,引发诸多关注。ETF市场作为当前金融领域的热门方向,其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便捷的特点,正契合各类投资者多元需求,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ETF投资)。

  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申报了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这是该公司时隔14年重启ETF布局;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或将成为公司成立22年来首只ETF产品。在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记者了解到,不少公募在决定是否要进军ETF市场,需要思考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还有新进入者如何在巨头林立的赛道中杀出重围。

  交银施罗德、兴全上报ETF产品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的基金,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交银施罗德基金时隔14年重启ETF产品线布局。此前,交银施罗德基金分别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成立了交银180治理ETF、交银深证300价值ETF,但此后再无ETF产品推出。

  如今该公司申报的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跟踪的标的指数是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该指数于2025年6月27日正式发布,从内地与香港市场选取50只研发能力较强、基本面良好、增长速度较快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科技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该指数今年以来大涨超50%,表现非常抢眼。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依次是中际旭创、寒武纪-U、海光信息、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北方华创、京东方A、汇川技术、中科曙光、三一重工。

  除了交银施罗德,前不久兴证全球基金正式进军ETF市场也引发诸多关注。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的基金。如果该ETF获批,成立22年的兴证全球基金将迎来首只ETF产品(沪深300ETF)。对此,兴证全球基金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打造优质的投资管理能力,持续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动管理产品线。

  沪上某公募市场人士坦言,被动投资是大势所趋。随着投资者结构变化与配置需求上升,补齐ETF产品线已成为公募机构的必然选择。近年来ETF发展迅速,最新规模已经突破了5.5万亿元,吸引了一大批公募基金公司“躬身入局”,比如摩根基金、鹏扬基金、浦银安盛基金、永赢基金、中金基金等先后布局ETF业务。如今兴证全球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两家主动投资烙印明显的基金公司加入ETF大军,备受瞩目。

  新进入者如何突出重围?

  “ETF具有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便捷等特点,契合了各类投资者的多元需求,逐渐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以主动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布局ETF,可以满足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工具的需求,从而扩大客户群体和管理规模。”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称。但当前ETF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头部机构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根据晨星Direct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前三大ETF供应商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的合计市占率为46.4%,排名前十的ETF供应商的合计市占率为80.2%。

  关于ETF行业的新进入者是否还有机会,该怎么突破,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谈福嘉分析,第一,新进入者应结合自身投研特点在既有指数基础上做精做细,例如在众多行业主题、风格策略以及多资产指数中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指数形成产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Smart Beta ETF系列;第二,与指数公司合作来定制具备特色的独家市场指数,发挥市场挖掘能力;第三,新进入者应围绕财富管理与长期资产配置,构建自家的被动投资生态。

  代景霞称,新进入者可以凭借自身在投研、指数编制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ETF产品,满足投资者个性化的投资需求;也可以从策略入手,发展Smart Beta ETF产品,例如兴全申报的沪深300质量ETF,通过质量因子筛选样本,与传统沪深300ETF形成差异化。

  “我们投研团队认为,布局ETF,什么时候进入都不算迟,因为ETF具有多样化,比如宽基、赛道、多资产、策略型等。目前市场上ETF的类型还不能完全满足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需求,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又一主动投资巨头,杀入5万亿ETF赛道!)

(责任编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