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百亿私募阵营含“量”量持续提升,今年新增12家百亿量化私募。量化策略超额收益显著,量化私募整体收益率高于主观私募近9个点。基金业内人士称主观私募募资难度大,量化私募产品业绩优势明显。

  百亿私募阵营含“量”量持续提升,量化私募今年新增12家,成为市场焦点。当前94家百亿私募中,投资模式为量化的私募有45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显示出量化投资的强劲势头。量化策略的超额收益是量化私募崛起的关键,今年1至8月,量化百亿私募平均收益达29.45%,远超主观百亿私募的20.73%,整体收益率高出近9个点。

  具体看,超90%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超20%,最差收益也超10%。而百亿主观私募收益分化严重,头部私募收益高达56.86%,垫底的4家年内收益率不足6%,包括但斌的东方港湾和林园的林园投资。截至2025年9月19日,国内百亿私募数量已增至94家,较2024年底的87家显著扩容,量化私募的强势崛起成为最突出的行业特征。

  与2024年底相比,量化、主观、混合型私募数量变化明显。2024年末87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为33家,截至2025年9月,量化私募数量净增12家至45家。如果算上混合型私募,投资模式包括量化的百亿私募共有52家,占94家百亿私募的55%,百亿私募阵营的含“量”量持续提升。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主观私募产品募资难度大,且中证1000、中证2000走势强,量化私募产品业绩优势明显。从券商或第三方募集角度看,会首选量化或含量化模式的私募合作,因此量化私募产品新增募集规模增长更快。

  百亿量化私募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品规模上的扩容都要远超主观,核心原因是量化私募业绩领跑。截至9月19日,94家百亿私募中收益20强的私募上榜“门槛”为32.75%,其中16家为量化私募。今年1至8月,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29.45%,主观私募为20.73%,量化私募整体收益率高出近9个点。

  具体看,31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量化私募收益表现均衡,16家收益超30%,冠军稳博投资旗下7只产品收益均值接近43%。而11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主观私募收益分化严重,冠军复胜资产旗下产品收益均值高达56.86%,垫底的5家中4家为主观私募,包括但斌的东方港湾和林园的林园投资。

  有投资人表示,今年“牛市”大多属于估值修复,从传统基本面选股角度难选到盈利预期加速的个股,导致主观私募收益两极分化。而量化选股大多对标指数,没有主观选股顾虑,且今年市场特征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交易机会。

  对于量化私募表现亮眼的原因,投资人表示量化策略整体收益优于主观。但随着资金涌入,策略拥挤度上升,未来超额收益可能收窄。部分头部量化机构开始探索多资产量化、宏观对冲等多元化路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