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公募基金业绩变革,基金经理重仓AI赛道
AI导读:
AI成为公募基金业绩核心驱动力,重仓AI成投资常识。基金抱团AI赛道,人工智能进入业绩拐点。基金经理看好技术变现提升估值,关注AI应用结构性机会。
在打破传统的审美边界后,AI已成为公募基金业绩的核心驱动力(AI基金)。尽管估值、盈利、现金流仍是公募选股的核心指标,但以AI为代表的新物种持续火爆,以及低估值选股并不能保住基金业绩的事实,也让许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审美逻辑上悄然变化,举牌、重仓的逻辑更重视动态变化与未来变现,而非当前静态的业绩和估值,这也是许多公募基金勇敢下注AI投资(基金投资)的原因。
公募重仓AI
今年以来,重仓AI在公募投资圈已不再是时髦的操作,更成为一种常识。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包含QDII在内的基金业绩前20强产品,几乎清一色将核心仓位指向AI,当前业绩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年内收益已近1.9倍,业绩来自对AI产业链的超配策略。基金经理没有重仓AI的后果也很严重,东方阿尔法招阳C基金年内收益率仍亏损约13%,业绩排名全市场倒数第一,截至今年6月末,该基金的前十大股票无AI产业公司现身。
AI赛道股的火爆,也让许多公募老产品焕发新生。成立已经十余年的长盛城镇化主题基金今年收益约85%,排名已进入全市场业绩前列。这只老基金在投资审美偏好估值与盈利,曾以水泥、房地产、白酒、工程机械等低估值龙头作为布局核心,但业绩在市场中的存在感较弱,而在基金审美偏好发生变化后,仓位逐步重仓AI赛道,其业绩、产品调性以及对基民的吸引力都发生了蜕变。
正是因为AI对基金业绩的关键提升,老牌基金经理、头部公募也在AI热潮中适时调整传统的投资审美。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的核心覆盖范围已不局限于新能源行业,在隐形重仓股中显著增加对AI产业链的配置力度,这种变化凸显老牌基金经理在市场演变中的与时俱进。
头部基金公司在举牌这样重大投资行为上,也突破利润亏损与否的问题。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香港联交所日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富国基金近期以每股均价56.11港元、55.50港元、53.54港元等价位上连续增持第四范式,持股比例跃升至6.37%,第四范式为企业级AI应用平台公司,付费客户包括银行、医院、港口、电力、航空、水利、汽车等大型企业,尽管该公司净利润尚未转正,但依然吸引头部公募举牌布局,显示基金公司对新物种的选股,已打破估值低、盈利好、现金流强等传统审美逻辑。
公募重仓股迎接业绩拐点
基金抱团新生的AI赛道,背后是人工智能新物种们正走出概念阶段,商业化订单涌入使得人工智能正进入业绩拐点阶段。深圳地区一位基金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人工智能产业链明显存在产业逻辑兑现和当期盈利兑现两轮行情,目前AI赛道的订单不断释放,核心参与者的收入不断快速增长显示市场存在旺盛的需求,业绩变化的节奏也非常快。
基金经理抱团买入的AI龙头晶泰控股即是典型,该公司今年3月披露2024年度收入仅2.66亿元,净利润亏损却超过15亿元,亏损如此之大依然吸引一批主动权益基金重仓买进,然而四个月后,该公司即因一笔重大海外订单发布业绩扭亏公告,该订单为全球AI药物发现领域公开的最大单笔合作,证明了AI技术的旺盛需求已经爆发,为这些技术龙头带来强大的变现能力,也为重仓其中的基金经理带来不俗的业绩贡献。
与晶泰控股从业绩亏损到盈利翻身,只因突然被巨额AI订单“砸中”的逻辑相似,甲骨文股价的暴涨也是来自一笔突然而至的超级合同,据悉,OpenAI已与Oracle甲骨文签订了一份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购买订单,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AI云计算合同之一。根据日前披露的公募基金半年报,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均布局甲骨文,在明星基金经理李耀柱所管的广发全球科技QDII中,甲骨文为基金的第九大重仓股。
连续不断的商业合同还帮助了许多AI公司加速扭亏,华夏基金重仓的Palantir公司今年中期净利润高达38.74亿元,业绩同比增幅达125.64%,也为基金经理带来股价翻倍收益。创金合信基金的隐形重仓股TempusAI公司、GrAIl公司尽管利润仍在亏损,但年内股价却早都实现翻倍,两家AI公司在订单涌入后,今年中期业绩双双取得逾80%的减亏幅度。
基金看好技术变现提估值
在AI赛道产销两旺、需求井喷的背景下,基金经理判断技术变现能力或提升相关公司估值。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也非常关注AI公司订单、业绩的释放,强调动态变化的逻辑。她认为AI应用无论是草根调研,抑或国内互联网巨头、海外巨头均反映AI应用需求真实与有效,体现在AI应用收入增长上,通过AI技术赋能优势行业的预期偏低,而这种偏差需要时间逐步修正,无论是B端效率工具,还是C端情绪消费类应用,当前都具备显著的预期差,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不仅AI订单预期上修,主流公司的业绩预期也在不断抬升,且核心品种的估值也未出现泡沫化。”长城价值成长基金经理韩林表示,对市场行情仍相对乐观,更多关注AI应用等结构性机会。市场上涨的驱动因素包括基本面改善预期、“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等。行业逻辑层面,海外算力链业绩潜力有所提升,虽然近期个股上涨较快,可能在交易上带来波动,但核心逻辑未受到破坏,在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下,后续有望在业绩预期中实现估值切换。
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雷志勇认为,预估人工智能产业链仍将维持高景气,在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的共振下快速发展,AI目前仍处于算力基础设施大幅建设阶段,从估值角度来看,参考市场一致的盈利预期,算力板块主要公司2026年的PE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此外,国内AI应用正加速从技术突破转向场景落地,在政策支持、算力基建和行业需求的三重驱动下,各行各业都将融入AI,从投资视角来看,随着算力板块的估值不断提升,以及AI全球热度的不断持续,AI应用公司将具备估值提升潜力。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