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二季度公募非货规模出炉,固收、权益基金规模双双大增。固收类基金增长超8600亿元,指数型基金增长超2800亿元,黄金ETF等商品型基金领跑增长榜。

【导读】2025年二季度公募非货规模揭晓,固收、权益基金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王思文报道,二季度股市震荡上扬、债市波动加大,公募基金规模经历“大洗牌”。数据显示,固收类基金规模增长超8600亿元,权益市场回暖,指数型基金规模增长超2800亿元,而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则萎缩超150亿元。商品型基金以黄金ETF为代表,规模增长超800亿元,领跑各类型基金。

固收与权益基金双双大增,权益类基金中主、被动产品分化明显。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05万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长2.24万亿元。债基规模增超8600亿元,货基规模也骤增超9500亿元。

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行,指数基金受热捧,纯指数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近2800亿元。国际金价上涨,黄金ETF等商品型基金规模增长超860亿元,增幅接近50%。公募FOF规模也增长超150亿元。

华夏、易方达、南方基金位居非货规模增长榜前三。在纯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跃升背景下,部分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华夏基金二季度非货规模激增1216亿元,易方达基金增长超1000亿元,南方基金增超700亿元。

权益类基金方面,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基金位居前三。虽然市场机会涌现,但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规模回落。不过,华夏基金权益类基金规模激增872亿元,华泰柏瑞基金增长517亿元。

主动权益型基金规模萎缩超150亿元,但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逆势增长100亿元。中欧基金、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型基金规模逆市增长超80亿元。

股票ETF基金经理表示,指数产品持续受到资金青睐,成为基金公司布局重点。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低迷的情况下,指数基金的“替代效应”增强,挤压了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场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