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最近3个月,基金收益榜赛道转换,AI算力成最佳主线,6月以来涌现3只翻倍基,13只收益超80%。寒武纪8月大涨11.40%,成A股第二只千元股。机构数据显示AI基金面临资金流出压力,但细分领域分化,AI算力、机器人等持续获资金流入。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 最近3个月,基金收益榜出现明显赛道转换,AI算力成为表现最佳主线(AI算力,基金收益),取代此前备受看好的创新药。这一转变背后,是市场风格切换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

6月以来,AI算力领域涌现3只“翻倍基”,13只收益超80%的基金。近3个月基金收益TOP20产品全部重仓AI算力,凸显该领域的强劲势头(基金收益,AI算力)。事实上,8月以来大量重仓AI基金已由亏转盈,但近期涨幅显著也引发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机构数据显示,近一周AI基金净流入额合计-158.56亿元,表明整体面临资金流出压力(AI基金,资金流出)。不过,细分领域存在分化,AI算力、机器人等方向持续获得资金流入,而游戏、军工等领域则出现资金撤离。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关注AI短期调整风险,但认为其长期趋势向上。

截至8月22日,6月以来基金市场诞生3只“翻倍基”,13只基金收益超80%,共同特点是重仓AI算力。若从4月9日AI算力概念股触底反弹算起,市场上已诞生19只“翻倍基”(其中18只重仓AI),98只基金收益超80%,大部分收益来自该领域。

8月A股AI算力概念股加速拉升,寒武纪8月25日大涨11.40%,总市值近5800亿元,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寒武纪,AI算力)。此外,工业富联、新易盛等一批AI算力概念股屡创历史新高,带动相关基金业绩大幅提升。

在此背景下,大量基金加仓算力板块。2025年二季度,30只基金共同重仓33只AI算力概念股,上百只基金共同重仓12只相关个股。其中,CPO光模块的新易盛被636只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接近312亿元,该股自4月9日以来大涨492%。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权益类基金近3个月收益最佳排名榜已由创新药转向AI,表现最强的20只基金全部来自AI算力板块,业绩回报均超70%,最高回报超100%(AI算力,基金收益)。数据显示,收益最高TOP10基金全部重仓AI算力概念股,如永赢科技智选A收益达107.9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个月上述10只基金中9只收益为负,但近3个月表现强劲。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截至8月22日,自6月以来收益107.97%,自4月9日以来收益144%,年内收益124%,成为近期表现最突出的基金之一。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AI基金近期走势强劲,主要得益于市场风格切换与行业自身发展。7月以来,随着创新药行情降温,AI板块成为新热点,带动相关基金业绩大幅提升(AI板块,基金业绩)。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AI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股价弹性较大,可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不过,格上基金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近一周AI基金净流入额合计-158.56亿元,表明整体面临资金流出压力,但细分产品存在分化(AI基金,资金流向)。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分析称,AI主题基金近期涨幅显著,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而内部如游戏、军工等领域出现资金流出,AI算力、机器人等方向则持续获得资金流入。

AI基金业绩波动较大。2024年及之前,AI以事件驱动为主,如ChatGPT发布、大模型技术突破。2025年初至今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关注AI应用和算力需求。6月后加速崛起,截至8月25日,AI算力板块基金近3个月回报超70%,寒武纪等基金重仓股二季度以来涨幅超90%(AI算力,基金回报)。

曾方芳回顾称,重仓AI的基金经历明显起伏。2023年上半年AI板块大涨,相关基金表现突出,但下半年大幅下跌。2024年AI基金表现平淡,部分基金经理转向医药等其他板块。2025年以来,AI基金先抑后扬,7月起随着创新药行情降温,AI板块成为新热点。

AI行业波动大,也导致AI基金业绩起伏明显。以金梓才为例,他重仓AI算力,业绩大开大合。2024年收益TOP10基金中有5只是他管理,其中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以51.85%的收益率斩获2024年年度主动权益基金榜亚军,但该基金今年一季度收益为-22.63%(金梓才,AI算力)。

截至8月22日,今年6月以来涨幅最高的21只基金中,有6只是金梓才管理的基金。例如,他旗下的财通成长优选、财通集成电路产业今年前5个月累计浮亏均超过20%,但截至8月22日,6月以来均上涨超过82%,年内回报已反弹至29%、44%。随着AI算力行情启动,金梓才用4个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今年以来其旗下7只基金收益均超过25%。

金梓才表示,2025年一季度对持仓板块做了大幅度调整,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同时大幅增配了国内算力部分。但二季度做了修正,把一季度减持的海外算力板块加回来了。他解释称,在Deepseek横空出世的这4-5个月,国内模型经历冲高回落,而海外头部公司大模型用户数和Tokens正在出现“几何级”高速增长,同步带来ARR大幅增长,这意味着海外模型商业模式已经闭环,因此有必要在持仓中布局海外算力(海外算力,商业模式)。

对于AI近期崛起的原因,托合江分析指出,在于商业化加速,例如OpenAI年化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国内快手可灵ARR达1亿元人民币。同时政策与需求共振,国产替代政策与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共振(商业化加速,算力需求)。其中,算力硬件(如寒武纪、中际旭创)以及应用端(如华胜天成)涨势更好。

总体来看,算力板块被普遍看好,如GPU和ASIC芯片、光模块、光芯片等品类,以及AI服务器带动的PCB、液冷散热等新兴领域。托合江指出,近期在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AI应用加速落地以及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共同作用下,AI基金表现亮眼,收益高的同时波动性也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AI基金,波动性)。

“对于投资者,需要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追高,并控制好行业或主题的仓位,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做投资。”托合江说。杨德龙表示,“AI长期的趋势向上,但是短期涨幅过大,有可能面临着调整的压力。所以建议投资者,关注AI短期调整的风险,但是长期还是可以继续关注AI表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