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老鼠仓”案:李丹受罚60万,行业合规警钟长鸣
AI导读:
天津证监局对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对其处以60万元罚款。涉事李丹被指为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该案再次为基金行业合规敲响警钟。
一则罚单揭开了基金行业又一起“老鼠仓”案件的面纱。
8月18日,天津证监局对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李丹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行为作出处罚。
李丹为80后女性,据调查,她的违法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因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决定对其处以60万元罚款。从公告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李丹与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的信息存在高度重合。
有业内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涉事的李丹正是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第一财经就此事向国寿安保基金方面进行求证,公司回应称:该名前员工所涉及行政处罚的相关事项,系其个人行为。

趋同交易3300余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详细披露了李丹的违法过程。她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某基金的基金经理,负责该基金具体投资运作。
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相关交易与基金发生交易趋同,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天津证监局表示,上述违法事实有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等证据予以证实。
面对监管调查,李丹曾在书面材料中提出申辩,但经复核,天津证监局表示对其申辩意见不予采纳。
该案现已调查、办理终结。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李丹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基金法》相关规定,天津证监局决定,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为何顶风作案?
这位北京80后女性基金经理究竟是谁?公开资料显示,行业中共有4位同名基金经理,其中李丹于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自2016年2月起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并于去年2月8日卸任,这均与罚单信息相互对应。
对此,国寿安保基金对第一财经表示,有关注到公司前员工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相关事项的相关信息,该名前员工所涉及行政处罚的相关事项,系其个人行为。
Wind数据显示,国寿安保核心产业成立于2016年2月3日,是李丹进入国寿安保基金后发行的首只产品。在长达8年的管理期内,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的任职回报为-7.7%。
近年来,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尽管监管利剑高悬,仍有从业人员铤而走险。在业内人士看来,“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基金财产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也破坏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那么,为何基金从业人员会押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名誉去以身犯险?“部分基金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对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缺乏足够认识;还有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依然以身试法。”一位头部基金公司人士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