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较早一批购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投资者已“回本”。目前个人养老金可选产品有四类,其中基金产品表现亮眼。同时,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迅速,具备三大核心投资价值,展现出“稳中求进、未来可期”的投资潜力。

  “持有了近三年的个人养老金FOF(Fund of Funds,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产品,12月就可以到期赎回,持仓收益率超过8%,基本可以跑赢同期定期存款。”李女士对界面新闻表示。2022年末,李女士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选购了一只FOF产品,期间回撤一度超9%。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像李女士这样,较早一批购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投资者已经“回本”。社交媒体上出现“晒”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的用户。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试点范围和产品不断扩容,加上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试点期间表现较好,个人养老金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养老基金回报率领跑

  目前,个人养老金可以选购的产品共有四类,分别为储蓄、理财、保险和基金。截至8月5日,界面新闻查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其中,理财、保险和基金产品目前分别有35、295、303只,加上466只储蓄产品,合计达到1099只产品。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银行App发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中,有2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10%,其中“中欧预见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涨幅达到21.36%。由于去年以来A股逐步上行,基金业绩大幅回暖,近一年有20只产品收益率超过20%。

  从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收益率来看,整体成立以来回报率中位数为4.97%,其中,今年以来回报率中位数是4.81%。

  事实上,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也可圈可点。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 3.4%。

  在存款利率走低的背景下,与市场呈现存款向理财市场转移趋势相同,养老理财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5年6月末,养老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较年初增长64.7%。

养老理财“未来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界面新闻表示,去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的同时,明确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增加提供制度支撑。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实施后,开户人数迅速增加,加上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试点期间表现较好,共同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扩大。

  2024年12月,人社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将制度从 36个试点城市扩展至全国。与此同时,养老金产品不断扩容。

  娄飞鹏对界面新闻表示,养老理财产品具备三大核心投资价值:

  第一是投资策略稳健。养老理财以低波动、低风险的资产配置为主,旨在提供长期稳定收益,并通过多元化配置和严格风控来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第二是适配养老目标。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较长,通常以5年或更长时间封闭运作,匹配投资者的养老时间跨度;

  第三是有效政策支持。政策鼓励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同时,对个人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提供税收递延政策优惠。

  华源证券分析师廖志明指出,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养老金理财产品正以低风险、稳健收益为核心优势,在多层次养老体系中快速崛起,展现出“稳中求进、未来可期”的投资潜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杨娟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当前,养老理财产品仍存在数量有限、锁定期不足、差异化不够、权益类资产配置较少等问题。同时,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等超长期养老储蓄产品的利率定价机制尚不成熟。金融机构未来应研发锁定期长、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投资者财务生命周期需要的养老理财产品,完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期限与利率确定机制。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养老理财产品的配置上,娄飞鹏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养老目标,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种产品。在选择养老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应关注产品的净值走势和收益波动情况,优先选择历史表现稳定、回撤控制较好的产品。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