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下的债券基金赎回风波及市场分析
AI导读:
随着债市持续调整,债券基金遭遇赎回风波,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市场分析人士对赎回动机看法不一,部分认为与银行理财预防性赎回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与股票市场回暖及债券市场调整压力加大有关。同时,市场对未来国债收益率走势形成两种判断。
财联社7月25日讯(记者郭子硕)随着债市持续调整,债券基金再次遭遇赎回风波。据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相关研报披露的第三方债基申赎数据,7月21日以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24日负值扩张至29.2,显示其遭遇去年“9.24”行情之后的最大单日赎回。
从减持主体来看,有分析人士认为,近两日主要减持机构为银行理财及其通道,覆盖券商、信托、期货等。其中,理财系赎回债基的背景或多为防御性操作,而非其自身负债的大规模流失。
赎回动机看法不一
公募债基出现去年“9.24”行情之后的最大单日赎回,与银行理财 “预防性赎回”债券基金有关?针对这一观点,多家理财机构人士提出不同看法。
有华东理财机构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预防性赎回” 这一概念的定义存在模糊性。从当前市场环境看,包括国债在内的债券品种价格已处于低位,下行空间有限,叠加“反内卷”等政策陆续出台,市场对资金可能流向股市的预期渐增,部分投资者可能调仓。“预防性赎回” 中的 “预防” 究竟是针对债券市场风险,还是基于对股市机会的预判,难以清晰界定,因此这一表述有待商榷。
对于市场赎回行为的性质,前述人士进一步分析称,在资产配置体系中,相较于直接持有债券面临的变现难题,债券型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流动性调节渠道,因此不乏个体赎回行为本质上更多是基于资产流动性的合理安排。
也有华南理财机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此轮赎回行为较为综合,与股票市场回暖及债券市场调整压力加大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这背后是投资者对风险防控与资产配置的综合考量。该机构人士指出,近期股票市场呈现较明显上涨态势,叠加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发力、经济逐步走出通缩压力的预期升温,债券市场面临的调整压力随之加大,部分债券品种调整幅度显著。同时,赎回也是针对债券市场短期调整压力的风险应对,防止债市进一步下跌。
调仓基于对债市趋势的看弱,还是对股债性价比切换的看多权益?前述华东理财机构人士表示,从核心交易逻辑层面来看,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6%附近时,市场已经普遍形成“下行空间有限”的共识。这一判断的核心依据在于,债券收益率存在实际约束边界,七天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利率等资金成本指标都有底线支撑。债券收益率难以持续低于存款利率水平,债券收益率也接近底部区域。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是底部
对于未来收益率走势?前述人士还指出,在底部预期下,市场对后续走势形成两种判断:一是收益率在1.6%附近震荡徘徊,二是开启上行趋势。而收益率上行的触发条件,往往与经济基本面改善密切相关,例如经济提振信号显现、股市回暖、政策发力等场景均可能推动收益率回升。
“早在今年6月,市场便已预期7、8月间可能出现收益率波动,只是具体时点尚难确定。随着近期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对趋势的判断进一步明确,部分投资者随之启动赎回操作。该人士解释,这种操作背后的交易逻辑清晰: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当前低位反弹至1.7%、1.8%等区间,将形成更具吸引力的配置窗口,届时投资者可再行配置债券或债券型基金,通过把握收益率波动节奏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前述华东机构人士认为。
前述华南机构人士也指出,对于赎回资金的投向,投资者赎回债券基金并非单纯为了转向投资股票,也有在市场预期下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也有城商行理财机构人士认为,这一情况的“严重性被高估”。该人士认为,估值整改后债市波动会成为常态,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验证。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