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中旬以来,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数据显示,债券基金规模普遍大增,多只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也明显上升。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债市三季度或仍处有利环境。

  7月中旬以来,公募基金二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截至7月17日,已有华宝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披露旗下60余只产品的2025年二季报。

  二季报数据显示,受投资者风险偏好调整及回报率上升影响,债券基金规模普遍大增。与此同时,多只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也有明显上升。

  债市利好推动债基规模大增

  目前披露了二季报的基金产品中,债券型基金占多数。从规模来看,不少债券型产品出现了规模快速上涨的情况。

  7月16日,格林基金披露了旗下债券型基金格林中短债的2025年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基金的最新规模为15.74亿元,其中A类份额在二季度大幅增长。

  此外,汇安基金旗下债券型产品——汇安永福90天持有中短债的规模也出现了明显增长。二季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基金总规模为19.74亿元,份额总额为18.2亿份。

  东方红基金旗下的东方红益鑫纯债规模增幅同样显著。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基金规模为17.83亿元。

  除此之外,华富可转债总规模也从一季度末的1.82亿元大幅增长至二季度末的3.87亿元;德邦短债债券基金的规模则从今年一季度末的28亿元增至二季度末的63.71亿元。

  对于二季度债券型基金规模普遍上升的原因,不少基金经理表示,6月以来债券市场利好因素不断积累,促进了相关产品规模的增加。

  “大行持续买入短债,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有力呵护,叠加基本面数据表现偏弱,债市利好因素累积增多。”格林基金表示。

  华富可转债债券A二季报显示,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保持韧性,尤其是权益市场表现良好,A股主要指数在6月表现偏强。

  权益类产品仓位普遍提升

  受益于权益市场的回暖,不少权益类基金产品的股票仓位在二季度有所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二季度末,同泰慧利混合、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等多只基金股票仓位均达到80%以上。

  此外,还有部分产品股票仓位出现较大增幅。例如,同泰基金旗下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的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1.62%大幅提升至二季度末的90.16%。

  长城基金旗下产品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的股票仓位也从一季度末的76.32%提升至二季度末的90%以上。

  “创新药行业政策鼓励和海外授权基本面不断兑现等因素,促使创新药成了二季度的市场主线。”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在二季报中表示。

  行情演绎或趋向分化

  随着二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以及下阶段的市场布局也随之浮出水面。具体来看,在市场行情分化演绎的趋势下,创新药、人工智能、北交所等领域最获基金经理看好。

  “今年以来,科技、制造等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形成鲜明分化,A股与港股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银华基金表示。

  在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周谧看来,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复苏,北交所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对于近年来热门的人工智能板块,中欧智能制造基金经理邵洁表示,AI推理进入新阶段,在这四个维度踏实努力做好产品的公司有机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债券市场方面,基金经理普遍表示,尽管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三季度债市仍整体处于有利环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公募二季报陆续出炉 权益仓位增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