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红利投资策略受关注,银行股成亮点
AI导读: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逻辑重塑。红利投资策略因安全边际高成新宠,银行股表现亮眼。投资者需兼顾收益与风险,合理配置资产。
在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跌破2%、5年期利率甚至低于3年期之际,居民存款正面临“收益缩水”。存款利率下行,重塑居民资产配置逻辑。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多只银行股股价创新高。受银行股行情带动,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表现亮眼。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刘勇表示,低利率时代,红利投资策略成震荡行情中获得超额收益的“香饽饽”。政策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红利投资受关注。
投资者迎来新的理财选择题。红利投资逻辑在于安全边际高,是组合配置中做好防守投资的必备利器。投资者在配置时需兼顾收益与风险。
红利投资策略受关注
存款利率难以维持时,投资者对稳健收益需求转向其他资产。银行股涨势迅猛,红利价值吸引力凸显。Wind数据显示,今年A股银行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超19.40%,农业银行、成都银行等股价刷新历史新高。
存款利率与银行股行情存在紧密传导链条。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分析,存款利率下调改善净息差,为资产端利率下调留出空间,强化投资者经济复苏预期,有利于商业银行股价。
谈到银行股上涨行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银行股股息率稳定,现金分红率可观,类固收特征突出,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有吸引力。
政策面支持为银行股“托底”。近年来,监管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推出TLAC非资本债券补充工具,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部分地方国资背景资金密集入股中小银行,提升银行股价值。
任涛提示,银行股仍有一定配置价值,但需警惕回调压力。红利投资相比大盘指数风险收益比更好,适合机构作为底仓配置。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红利策略具有“类债券”属性,低利率期间性价比高。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率降低,红利指数股息率稳定有吸引力。
低利率下资金流向何处?
存款吸引力下降,居民资产配置进入“重新选择期”。权益类、固收类、理财类、基金类产品成为主要受益对象。
国泰海通宏观团队指出,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是居民配置存款的主要替代。债券型基金、保险行业、信托市场也吸引资金流入。往后看,住户存款继续向多元化资管产品迁移或是大趋势。
面对红利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任涛分析,银行股适合对风险有一定容忍度且对收益没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以及中长线投资者。不过,银行股本质仍是权益类资产,存在回调风险。
中金公司提出“存钱思维”配置法,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操作框架。一是践行“底仓”思维,搭配债券基金、黄金等;二是精选指数基金,了解对标指数编制规则和产品定位;三是长期定投、积累复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