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布局央企红利新选择
AI导读:
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受青睐。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为投资者提供布局央企红利资产新途径。央企红利资产凭借高股息、低估值和政策支持等优势,有望价值重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创新使用预期股息率指标,兼顾分红意愿与盈利能力。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市场进入低利率环境,红利资产受到青睐。在此背景下,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的推出,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布局央企红利资产的便捷工具。
据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拟任基金经理蔡志伟介绍,红利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已在A股市场得到充分的印证。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为例, 据Wind统计(文中以下数据均来自Wind),2016年12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该指数全收益达到95.97%,年化收益率为8.59%,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40.38%)、中证500(2.03%)等主流指数的表现。这一优异表现的背后,是央企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坚实基本面和持续分红能力。
央企在A股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24年底,461家上市央企虽然数量仅占A股总量的8.94%,但其总市值占比超过30%,利润和分红贡献占比近全市场的50%。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机械、国防军工、电力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具有显著的行业优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5月底)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为4.51%,明显高于全部央企平均的2.80%和A股平均的2.47%。截至2025年5月底,近三年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分红总额约为12463.67亿元,所有国资央企分红总和为17640.86亿元,指数的分红占比超过70%(从现金分红绝对数额的角度)。
当前央企板块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5年5月底,中证央企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仅为11.4倍,市净率1.08倍。此外,政策也在积极引导央企市值管理:202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央企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这些政策导向有望进一步推动央企价值重估。
据蔡志伟分析,随着低利率环境的持续和央企改革深化,央企与红利主题很契合,央企红利资产凭借其高股息、低估值和政策支持等多重优势,有望价值重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预期股息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预期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指数编制领域,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开创了使用预期股息率这一指标的先河。传统的纯高股息策略采用的是历史股息率,隐含了历史分红可持续的假设,未考虑公司分红意愿的变化和当年盈利情况的变化,具有局限性。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更注重“预期股息率”的概念,即综合历史的股息支付率与预期的利润水平后进行选股,该编制方法可以较好地兼顾公司的分红意愿和盈利能力,将经营盈利情况恶化、未来分红可能性降低的公司进行剔除。
据悉,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是国内最早的指数量化投资团队之一,早在2003年就发行了全市场首只深市指数产品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目前该产品已经运作超21年。融通基金并入中国诚通集团以来,大力发展指数投资,寻找差异化发展路线。2024年下半年以来,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先后成立。未来,融通基金将充分利用先发优势,深耕央企特色主题ETF,努力打造“投央企、找融通”的品牌。进一步丰富ETF创新多元的生态,构建符合不同资金风险偏好与收益目标的ETF组合,从而发挥央企公募基金的功能价值,践行服务国资央企、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使命,引领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国央企,实现国央企与投资者的共赢发展。
注: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近5年的自然年度涨幅为:+19.49%(2024年)、+5.57%(2023年)、-9.19%(2022年)、+26.12%(2021年)、+0.34%(2020年)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