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将基金业绩与基准的偏离度纳入考核体系。嘉实智能汽车股票、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天治新消费混合等基金因长期偏离业绩基准引发市场关注,业绩基准约束升级倒逼行业回归本源。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将行业目光再度聚焦至“业绩比较基准约束”这一核心命题。《方案》明确要求,将基金业绩与基准的偏离度纳入基金公司评价、评奖体系及基金经理薪酬考核体系,对长期显著跑输基准的基金经理实施绩效薪酬约束。在此背景下,部分长期偏离业绩基准的基金产品及其投资策略引发市场关注。

记者梳理发现,嘉实智能汽车股票、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天治新消费混合三只基金近三年跑输业绩基准均超过60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典型样本。这些产品或因赛道选择失误,或因策略稳定性不足,或因行业周期错判,最终导致业绩与基准大幅偏离。在监管强化业绩基准约束的当下,此类案例为行业敲响警钟。

产业周期逆行,嘉实智能汽车的“上游执念”

作为新能源赛道曾经的明星产品,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基金近年陷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困局。截至2025年一季度,该基金近三年净值逆势跑输基准81.83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场偏离度较高的股票型基金。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比较基准为“中信汽车行业指数×80%+中债指数×20%”。然而其前十大重仓股长期集中于宁德时代、科达利、新宙邦等锂电池及材料龙头企业,而对整车企业及智能化细分赛道的配置比例较低。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重上游、轻中下游”的配置策略,恰与行业发展趋势形成错位。当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0%后,市场焦点转向智能化与整车格局优化,但该基金经理仍坚持超配锂电材料板块。根据Wind数据,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下跌幅度达66.9%,亿纬锂能下跌约12.25%,而同期中信汽车指数受益于传统车企转型实现17.6%的正收益。

基金经理姚志鹏曾表示:“我们年内持仓集中在锂电池、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芯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年底风险偏好的逐步企稳,组合也开始逐步修复之前极端悲观的估值,但受累于年初的过于悲观预期,相关资产仍然处于过去十年极低的估值分位,组合仍然承压。”

据公开资料显示,姚志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拥有超过9年的从业经历。他于2011年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9年换6任基金经理,金鹰多元策略频繁摇摆

如果说嘉实智能汽车的偏离源自赛道,那么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的困境则来自截然相反的根源——策略的频繁摇摆。这只基准锚定“沪深300×50%+中债指数×50%”的灵活配置型产品,近三年竟跑输基准71.14个百分点,其投资风格之飘忽令人咋舌。

观察该基金持仓轨迹,2024年一季度重仓荣昌生物、凯因科技等医药股,二季度突然转向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蓝筹股。这种频繁的风格切换,不仅未能捕捉轮动机会,反而在医药集采冲击、消费复苏乏力等节点遭遇重创。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成立9年间已更换6位基金经理,包括黄艳芳、于利强、李海、樊勇、潘李剑和欧阳娟。每位基金经理的任期普遍较短,平均不超过1年半。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可能导致了基金投资风格的不连贯性和策略的不稳定性。

消费寒冬,天治新消费的“医药超配”

聚焦大消费领域的天治新消费混合,则在行业周期与策略偏差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前行。该基金近三年跑输业绩基准“申银万国消费品指数收益率×5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50%”61.45个百分点。

“2024年本基金重点围绕大消费板块中生猪养殖板块做重点布局。鉴于整体宏观环境不佳,消费复苏缓慢,本基金在生猪板块配置的权重较大,导致了净值较大的回撤。”基金经理梁莉对此表示。

与之相对的是,2023年,该基金重点围绕大消费板块中顺周期复苏主线,如白酒、医药、家电、家居、出行链等板块做重点布局。鉴于整体宏观环境不佳,消费复苏缓慢,该基金在消费领域配置的权重较大,依旧导致了净值较大的回撤。

业绩基准约束升级倒逼行业回归本源。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表示,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在本次机制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案》提出制定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和纠偏机制。

通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避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漂移,确保基金投资策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此外,这一举措还会进一步提高基金产品的投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的选基难度,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