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顾业务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多元配置与AI赋能成亮点
AI导读:
我国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试点探索,现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政策支持与市场认知提升推动业务增长,多元化资产配置与AI赋能成为突出特点,预计未来3-5年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引擎。
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王晨)在政策支持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试点探索,现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这进一步增强了致力于该业务发展的机构布局的动力与信心。
自2019年首批18家试点机构获批以来,基金投顾业务已走过近六年的实践历程,试点机构数量增至60家,包括29家证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银行及3家三方销售机构,行业整体已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多家头部券商交出亮眼成绩单,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国联民生等保有规模突破50亿;南京证券、华宝证券、国联民生、国投证券等基金投顾保有规模增长近30%;申万宏源累计复投率达98%。
当前,多元化资产配置与AI赋能已成为券商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的突出特点,券商正通过差异化策略推动业务发展。例如,华宝证券以“策略工厂”模式打造多资产组合矩阵,国联民生依托三层服务体系定制个性化方案,南京证券则强化“三分投、七分顾”的长期陪伴理念。尽管面临人才短缺、策略同质化及用户信任度待提升等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持续优化与市场认知深化,未来3-5年行业将加速整合,服务场景将延伸至养老、教育等多元领域,基金投顾业务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券商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稳步扩张
自基金投顾业务开展以来,参与试点的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从首批的18家试点机构,发展到如今60家机构取得试点资格,涵盖29家证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银行以及3家三方销售机构。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基金投顾业务的吸引力与发展潜力。2024年,多家券商在基金投顾业务保有规模、签约客户、投顾组合上取得显著突破。
申万宏源、招商证券、国投证券、东方证券、国联民生、南京证券、华西证券、财通证券、华宝证券、国金证券等券商均在基金投顾业务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客户数量、保有规模、复投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提升。没有基金投顾牌照的券商,如西部证券,也在积极布局该业务。
多元化配置与AI赋能是突出特点
历经近六年的实践,券商基金投顾业务正稳步增长,逐渐向多元化配置发展。多家券商表示,目前两类机构在投顾业务上持续发力:一类是能够将基金投顾牌照融入财富管理业务代销产品业务、综合服务长尾和高净值客户的证券公司;另一类是以独立投顾业务为抓手的三方持牌机构。随着AI技术的日臻成熟,人工智能在数据检索、信息分析、模型搭建等多个环节为基金投顾赋能,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基金投顾业务打法各有特色
面对行业竞争与发展挑战,众多券商积极探索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华宝证券、国联民生、国金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在策略体系、产品布局、服务手段、投资者陪伴与教育等方面各有特色,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协同及顾问服务升级,不断提升业务竞争力。
基金投顾业务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核心引擎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投资者对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基金投顾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行业发展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人才短缺、服务认知度不高、用户信任难以建立等,但业内人士对基金投顾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预计随着政策支持深化与市场认知提升,未来3-5年,基金投顾业务有望进入“生态成熟期”,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引擎。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