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试点探索,现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政策支持与市场认知提升推动业务增长,多元化资产配置与AI赋能成为突出特点,预计未来3-5年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引擎。

 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王晨)在政策支持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试点探索,现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这进一步增强了致力于该业务发展的机构布局的动力与信心。

自2019年首批18家试点机构获批以来,基金投顾业务已走过近六年的实践历程,试点机构数量增至60家,包括29家证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银行及3家三方销售机构,行业整体已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多家头部券商交出亮眼成绩单,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国联民生等保有规模突破50亿;南京证券、华宝证券、国联民生、国投证券等基金投顾保有规模增长近30%;申万宏源累计复投率达98%。

当前,多元化资产配置与AI赋能已成为券商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的突出特点,券商正通过差异化策略推动业务发展。例如,华宝证券以“策略工厂”模式打造多资产组合矩阵,国联民生依托三层服务体系定制个性化方案,南京证券则强化“三分投、七分顾”的长期陪伴理念。尽管面临人才短缺、策略同质化及用户信任度待提升等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持续优化与市场认知深化,未来3-5年行业将加速整合,服务场景将延伸至养老、教育等多元领域,基金投顾业务有望成为推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券商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稳步扩张

自基金投顾业务开展以来,参与试点的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从首批的18家试点机构,发展到如今60家机构取得试点资格,涵盖29家证券公司、24家基金公司或其子公司、3家银行以及3家三方销售机构。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基金投顾业务的吸引力与发展潜力。2024年,多家券商在基金投顾业务保有规模、签约客户、投顾组合上取得显著突破。

申万宏源、招商证券、国投证券、东方证券、国联民生、南京证券、华西证券、财通证券、华宝证券、国金证券等券商均在基金投顾业务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客户数量、保有规模、复投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提升。没有基金投顾牌照的券商,如西部证券,也在积极布局该业务。

多元化配置与AI赋能是突出特点

历经近六年的实践,券商基金投顾业务正稳步增长,逐渐向多元化配置发展。多家券商表示,目前两类机构在投顾业务上持续发力:一类是能够将基金投顾牌照融入财富管理业务代销产品业务、综合服务长尾和高净值客户的证券公司;另一类是以独立投顾业务为抓手的三方持牌机构。随着AI技术的日臻成熟,人工智能在数据检索、信息分析、模型搭建等多个环节为基金投顾赋能,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基金投顾业务打法各有特色

面对行业竞争与发展挑战,众多券商积极探索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华宝证券、国联民生、国金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在策略体系、产品布局、服务手段、投资者陪伴与教育等方面各有特色,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协同及顾问服务升级,不断提升业务竞争力。

基金投顾业务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核心引擎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投资者对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基金投顾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行业发展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人才短缺、服务认知度不高、用户信任难以建立等,但业内人士对基金投顾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预计随着政策支持深化与市场认知提升,未来3-5年,基金投顾业务有望进入“生态成熟期”,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引擎。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