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降低投资者成本,改革绩效考核机制,优化注册安排,严格准入要求,旨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速公募基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方案》核心要点:

1. 浮动管理费机制:要求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根据业绩表现确定费率,旨在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业绩。

2. 降低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引导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3. 绩效考核改革: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的考核权重,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并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

4. 优化注册安排:实施ETF快速注册机制,加速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的注册流程。

5. 严格准入要求:加强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股权及高管准入审核,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提高托管机构准入门槛。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经营理念偏差、发展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方案》的出台,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等措施,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此外,《方案》还强调了守牢风险底线,提升行业发展内在稳定性,包括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提升行业合规水平等。同时,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法制供给,严格行业机构股权及高管准入要求,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