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比例普遍下降,但红利资产却获得养老金资金的青睐。市场风格切换导致资金流向变化,红利主题基金短期波动,但长期投资价值仍在。

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比例普遍下降。新发市场上,年内红利主题基金多遭遇延募困境,新成立的产品规模也相对有限。

然而,养老金资金却对红利资产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一季度,不少红利策略基金在规模增量上位居个人养老基金Y份额前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红利基金总规模已达2513.67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末增加了约270亿元。

面对公募基金对红利热情的“降温”,投资者看法不一。4月29日,上海招商银行投资经理张女士指出,红利主题基金主要投资于分红能力强的优质企业,与国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相契合,更适合长期持有。但近期科技、机器人等板块引领股市,资金流向了确定性高的板块,导致部分投资者抛售低波红利。

张女士还提到,目前红利主题基金处于下跌状态,有的价值投资者选择低位分批买入,但也有投资者继续抛售,转向购买人工智能等科技股。

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热情减退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偏股基金持有红利低波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的配置比例均有所下降。同时,从超配比例来看,偏股基金重仓股中持有这两类指数成分股的超配比例也有所降低。

在新发市场上,年内不少红利主题基金遭遇延募,如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等。这反映出市场认购热度的减弱。

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认为,一季度红利基金“降温”是正常现象,背后原因是红利类指数过去两年上涨导致股息率水平降低,对稳健类资金的吸引力下降。此外,煤炭等传统红利板块基本面承压,也导致资金撤离。

与此同时,市场风格发生切换,部分公募基金转向投资电子、计算机等板块。这导致资金从红利等价值型资产转向成长型资产,红利基金资金相对流出。

养老金资金青睐红利资产

尽管公募基金减持红利资产,但红利资产却获得了养老金资金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的权益类指数基金中,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多为红利类产品。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夏盛尹表示,养老资金“越跌越买”,体现出逆向加仓的长期投资策略。红利资产具有长期的配置价值,当前股息率约为5%—6%。

从总规模来看,一季度红利基金规模有所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新发和存量红利基金有资金流入,而部分存量主动型基金对红利资产进行了减持。

红利主题基金长期投资价值仍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红利主题基金是“长跑型”资产,短期可能会有波动,但长期依然具备投资价值。

龙舫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股息策略具有防御性,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进行配置。但投资者需精选合适的优质红利基金产品。

夏盛尹强调,受到关税影响、低利率环境和市场风格切换等影响,红利主题基金长期业绩确定性较强。政策层面也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因此红利资产的吸引力仍在。

博时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基金经理杨振建建议投资者在关注红利类ETF产品时,除了关注股息率以外,还需关注指数编制方案和实际行业布局。他建议投资者选择指数型红利基金,并关注长期而非短期波动。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公募基金撤离红利,养老金资金逆市布局,五一假期关注红利资产配置)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