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30日,公募行业罕见一幕上演,多达29只基金同日公告成立,其中9只为指数增强基金。基金公司纷纷在ETF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将指增产品作为重点突破方向。然而,实现超额稳定性成为关键所在。

今日(4月30日),公募行业罕见一幕上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达29只基金同日公告成立,本月累计成立的基金数量为119只。其中,9只为指数增强基金,本月以来指数增强基金新成立达19只,累计规模约91亿元。

据悉,在ETF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少基金公司纷纷将指增产品作为重点突破方向。然而,过往能够实现超额稳定性的指增产品占比并不高,如何实现超额的稳定性,或许是指增破局的关键。

今日共29只新基金成立,占4月新成立基金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9只基金为指数增强基金,本月累计成立规模约91亿元。

今年前4个月,累计成立了49只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约255亿元。3月份以来,这类基金加速成立,累计规模约128亿元。

截至3月底,全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累计为2123.5亿元。数据变化显示,基金公司正纷纷在指数增强赛道上发力。

ETF赛道的马太效应明显,指数增强基金成为突破之路。虽然指数增强并非新事物,但过往总规模难以突破3000亿元。关键在于方法论接受度低及超额稳定性不足。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市场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平均每年多赚4.3%,但连续5年稳定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指增基金仅占4成。因此,超额稳定性是指增产品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